时间:2020-04-24 点击:2452次
民兵伪装防护分队训练教学片(脚本)
作业提要
课目:城市重要目标伪装防护行动
目的:通过课目演示使民兵伪装防护分队了解常用对空防护手段的组织与实施,为全省民兵伪装防护分队组织专业训练提供参考。
内容:1.遮盖伪装防护
2.烟幕遮障防护
3.空中拦阻防护
4.反射干扰防护
5.超低空目标防御系统操作
时间:30分钟
方法:伪装防护理论讲解、装备操作示范、现地行动演示
序 言
现代战争中,空袭已成为各军事强国空中力量运用的一种重要作战方式,也是其进行战略突击、战略威慑和体现国家意志的重要手段。在未来信息化局部战争中,我大中型城市重要政治、军事、经济、民生目标将是敌精确打击主要对象,通过空中突袭我重要目标,以达到削弱我战争潜力、扰乱我民心士气目的。因此,重要目标对空防护事关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战略全局,事关战争胜负,是防卫作战准备的重点之一。
民兵防空力量是我防空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土防空作战中实施末端防御的重要力量,深入了解分析作战对手特点与规律,将民兵防空力量和现役部队有机结合,形成一体化的防空力量,是打赢防空作战的必备条件。民兵伪装防护分队作为民兵防空力量的重要成员,其主要任务就是运用防护学理论和技战术手段,有效伪装遮蔽重要目标,实时干扰目标上方空域,防止敌方空中侦察,引偏诱爆空袭兵器。
城市重要目标种类繁多,大都结构复杂、规模庞大、位置固定、保密性差,难以采取全面有效的防护措施,因此,利用伪装、遮蔽、干扰等手段实施对空防护,是相对最有效、最容易实现的防护方式。为进一步指导全省民兵伪装防护分队开展专业训练,本片重点介绍重要目标防卫作战中,民兵伪装防护分队五种常用的对空防护手段。
第一个内容 遮盖伪装防护
遮盖伪装是指用涂料、染料和其他材料,按一定要求对目标实施遮蔽覆盖,从而改变目标外形特点或背景颜色的一种伪装方法。
(一)防护原理
遮盖伪装主要用于对防护目标处于露天的重要设备和关键部位等,使用制式的丛林、荒漠、雪地等类型伪装网,以及与周边建筑物色彩相近的布料进行遮蔽,或喷涂迷彩和隐身涂料实施隐藏,也可以利用地形地物、植被绿化加以伪装,使得目标与周边环境“形”、“性”相似,让敌空天侦察难以发现和辨别。遮盖伪装能防可见光、红外线和雷达侦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防护手段。
(二)适用目标
遮盖伪装主要用于防护体积相对较小的重要目标,或防护目标位于露天的重要设备和关键部位等。
(三)技术指标
为便于演示,下面重点介绍利用迷彩伪装网和喷涂迷彩涂料两种遮盖伪装防护手段。
1.迷彩伪装网
迷彩伪装网以迷彩布为基材,通过电脑切花成网,主要由塑料丝、尼龙绳、聚氯乙稀布料等合成材料组成,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①可见光隐身:颜色可以与各种背景颜色匹配;②近红外隐身:绿色伪装网(或绿色斑点)近红外光谱反射率不小于0.5;③使用期限:野外连续使用2年;④贮存周期:10年;⑤使用环境:-40℃-50℃;⑥单位重量:不大于150g/㎡;⑦颜色和尺寸:可根据需求定做。
2.迷彩涂料
迷彩涂料是用于军事设施、器械的表面,以伪装的色彩使人们无法辨认被涂装物的涂料。①涂料与装备表面有优良的附着力(无腻子层2级或2级以上;有腻子层3级或3级以上);②涂膜有优良的耐候性和耐温性,不粉化、不龟裂、抗变色;③具有良好的耐化学介质腐蚀性,防霉菌(以型式试验报告为准);④涂膜无镜面反射,无光(光泽在40%以下)或半光(光泽在40%-60%)。
(四)操作要领
1.迷彩伪装网
①将迷彩网从网袋中取出;②多人协作将迷彩网展开;③根据需伪装的目标形状特点用迷彩包裹重点部位;④利用绳子将迷彩网固定。
2.迷彩涂料
①根椐防护目标所处的环境确定迷彩斑点的颜色及面积百分比;②根椐防护目标的具体形状设计迷彩斑点的形状;③按所确定的比色大样,调配涂料;④在防护目标表面实施迷彩涂覆,首先涂覆保护色,然后逐一涂覆不同颜色的斑点。
(根据示范分队实际操作动作可适当细化增加部分内容)
(四)防护要点
使用迷彩伪装网实施遮盖伪装防护时,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原则:①尽量使用依据国军标规定制作的迷彩伪装网;②根椐防护目标所处的环境确定迷彩伪装网斑点的颜色及面积百分比;③安装伪装网时,能够实现不分块、不分方向,用带自锁的钢制喷塑钩任意快速组合。④迷彩网组合后保证每一根连接起来的绳纵、横均在一条线上,且网面平展。在2.5m×2.5m的网格边绳的中间应增加魔术贴,保证组合后网与网之间不允许有任何连接不上的缝隙,同时保证网互联时,没有位置区分;⑤采用阻燃加密数码迷彩牛津布包边,包边要直、要结实耐用,保证不锈钢连接件等安装适中。
使用迷彩涂料实施遮盖伪装防护时,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原则:①对防护目标的涂覆顺序是先浅色后深色,每涂覆1种颜色图案时应注意隔离保护不需涂覆的部位,2种颜色交界处要尽量避免混色;②对于形状简单的目标用硬纸板先设计斑点,同色做成镂空状,在喷涂时用胶带固定在产品上,然后依次由浅色到深色喷涂;③而对于形状复杂的产品,在产品表面用粉笔画迷彩斑点,用纸隔离不喷涂部位;④在喷涂过程中,对于接缝处要压实,以防涂料液飞溅。
第二个内容 烟幕遮障防护
烟幕遮障是指通过烟幕材料的燃烧或布撒预先制成的烟幕粒子,在重要目标区域施放大量烟雾,形成一定面积的烟幕覆盖,从而达到对敌侦察、制导和目标识别系统进行干扰、迷盲和遮障的一种防护手段。
(一)防护原理
根据作用原理,烟幕可分为2类:辐射遮蔽型烟幕和消光作用型烟幕。其中,辐射遮蔽型烟幕是利用燃烧反应生成大量高温气溶胶微粒,凭借较强的红外辐射来遮蔽目标、背景,降低目标与周围背景之间的对比度,使目标图像难以辨识,甚至完全看不到;消光作用型烟幕是利用烟幕微粒对光线产生折射、反射、衍射和吸收,使透过烟幕的光辐射强度比进入的光辐射强度要小。利用发烟罐制造消光作用型烟幕具有原料、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等特点,是我们最常用的烟幕遮障手段。
(二)适用目标
烟幕形成遮障的范围广,能有效地减低敌方的侦察效果,使敌无法精确确定目标的所在位置,从而降低武器对目标的命中率,因此烟幕遮障主要用于防护坦克、装甲车辆、汽车等活动目标,以及掩护人员车辆疏散转移、重要目标抢险抢修等行动。
(三)技术指标
为便于演示,下面重点介绍使用发烟罐实施烟幕遮障防护。发烟罐是装有固体或液体发烟剂的罐式发烟装置,通常由罐体、发烟剂、点火剂及点火装置四个部分组成,可采取单罐或多罐组合的形式。目前市面上比较常用的发烟罐是XXX(型号)消防用发烟罐,其主要技术指标有:①发烟罐的引燃时间应小于10秒;②发烟罐的瞎火率应不大于3%;③断续发烟时间不应超过规定发烟时间的10%;④发烟罐应在-40℃-50℃的温度范围内能正常使用。
(四)操作要领
①掀下发烟罐塑料盖;②快速拉掉拉环;③将发烟罐置于平稳处;④烟雾释放后,人员立即从发烟罐周围撤离到安全地带。(根据示范分队实际操作动作可适当细化增加部分内容)
(四)防护要点
在使用发烟罐实施烟幕遮障防护时,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在敌可能来袭的方向或空间,在估计敌有可能观察或袭击我的时区内,施放伴随遮蔽烟幕。
2.在发现敌空袭兵器即将来袭或已在来袭过程中,紧急施放有相应对抗能力的遮蔽烟幕。
3.施放遮蔽烟幕要注意风向、风力、气温、天气状况和地形地貌,合理配置发烟点,正确选择发烟材料,以保障烟幕遮障的效果。
4.发烟点可采用面形、环形、混合等多种方式灵活配置。
第三个内容 空中拦阻防护
空中拦阻防护是指在被防护目标附近设置软硬结合的空中障碍,从而达到影响制导精度、引偏诱爆目的的一种防护手段。
(一)防护原理
空中拦阻防护主要是通过施放空飘气球,并在空飘气球上悬挂金属箔条、烟暮雷、感应导爆索、钢索网、非金属网、气溶胶抛洒器、空中炸雷和空中抛雷等器材,形成有效的空中工程阻抗,一旦精确制导武器或其它飞行物接触到空飘爆炸品或钢索网等,就会产生爆炸或降低速度,直到偏离目标。
(二)适用目标
空中拦阻防护主要在战时运用,多层次、长纵深部署于在城市重要目标周边,以拦阻、迟滞、炸毁敌精确制导空袭兵器。
(三)构造组成
为便于演示,下面重点介绍利用空飘气球实施空中拦阻防护。空飘气球是指将充满氢气(或氦气)的气球,用绳索固定在地面或物体上,使其飘飞在某个固定空域的比较大的气球。按大小可分为:一般空飘气球(直径1-5米)和飞艇(直径5米以上)。按材料可分为:橡胶空飘气球、塑料空飘气球、涂层布料空飘气球等。因为氢气与氧气混合后容易发生爆炸,很不安全,而氦气非常稳定,基于安全的考虑,通常选择氦气作为气球的填充气体。
(四)操作要领
①利用专氦气专用充气机将气球充满;②将气球充气口用绳索扎紧;③将XXX固定在气球下方约X米的绳索上;④将绳索的一端固定在地面;⑤放飞气球使其在空中飘浮。(根据示范分队实际操作动作可适当细化增加部分内容)
(五)防护要点
在使用空飘气球实施空中拦阻防护时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通常在敌主要进攻方向设置3~4道阻击区,次要方向设置2~3道阻击区,每年阻击区正面不小于500米,纵深不小于200米,高度在20~200米,形成空中拦障,充分发挥阻滞杀伤作用。
2.施放气球应选择在适宜的气象条件下进行,在气球施放前应及时从当地气象台或气象站获得天气预报信息,遇有不适宜的气象条件时,应取消施放气球活动或变更施放时间。
3.气球施放前要对施放场地实施现场勘察,重点察看周围有无架空电线、油库、煤气站等危险设施和易燃易爆场所,掌握现场与这些设施的距离,与周围高大建筑物的距离,测定场地面积,分析判断人员流动情况,确定现场是否存在升放气球安全的局地气象要素,如峡谷风、局地高温等因素。
4.要明确施放气球的作业人员职责,一般情况下,每次施放气球至少要有一名具备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技术人员,每10个气球要安排一名看护人员。
第四个内容 反射干扰防护
反射干扰防护是指通过设置角反射器,对光电信号实施物理反射,从而影响敌空中武器侦察打击精度的一种防护手段。
(一)防护原理
通常空中武器发射的雷达波会在角反射器的各表面产生反射,雷达波沿着入射方向反射回去后,雷达就会接收到强烈的回波信号,使其计算的实际高度、方向出现偏差,从而发出错误指令。利用各种角反射器,可以模拟各种雷达假目标。
(二)适用目标
在军事应用领域,角反射器的作用是通过模拟雷达假目标、设置诱饵等手段,达到隐真示假、欺骗迷惑敌人的目的,可部署在要防护的重要目标周围,或直接安装在大型目标上面。
(三)构造组成
角反射器又名雷达反射器,它是通过金属板材根椐不同用途做成的不同规格的雷达波反射器,由相互垂直的金属导体平面组成,有三角形、方形和多方向形等。当雷达电磁波扫描到角反射后,电磁波会在金属角上产生折射放大,产生很强的回波信号,在雷达的屏幕上出现很强的回波目标。角反射器从材料上分,有金属型、涂层型等;形状上分,有三角型、多角型、圆形等;从放置方法上分有固定型和吊挂型等。
(四)操作要领
①沿折叠方向展开角反射器;②将展开后的角反射器放至在空旷处;③角反射器保持X米的距离设置。(根据示范分队实际操作动作可适当细化增加部分内容)
(五)防护要点
在使用角反射器实施反射干扰防护时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为了使角反射器具有相对较宽的方向覆盖,实际使用角反射器时,一般都要采用组合角反射器,其结构紧凑简单,体积较小,能够实现方位和俯仰上的全空间覆盖。
2.根据不同的防护目标,安装设置不同类型的角反射器,角反射器的安装部署位置也要相应调整优化。
3.角反射器除了单独使用外,也可以和各型干扰弹配合使用,提升干扰效率。角反射器诱饵和常见的箔条一样属于无源干扰体制,是对无源干扰体系的完善和补充。
4.单纯依靠角反射器,并不能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确保被保护重要目标的安全,必须综合采用多种伪装、遮蔽、干扰手段。
第五个内容 超低空目标防御系统操作
超低空目标防御系统是广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最新研制的超低空预警系统,融合了无线电侦测、光电跟踪、压制式干扰等多项技术防护手段,具备远距离探测预警、平台显控指挥、自动管控处置、实时跟踪记录等多项功能,是一种主动型对空防护手段。
(一)防护原理
超低空目标防御系统是由无人机侦测定位系统、无人机反制系统和定位告警显示与操作平台等三个分系统构成。系统工作时,首先无人机侦测定位系统对闯入防御范围内的无人机无线电信号进行侦测和定位,实现对无人机的预警。当无人机侦测系统探测到无人机,并定位后,引导无人机反制系统,对无人机的遥控,导航和图传信号进行电磁干扰和压制。使无人机失去控制,并降落。定位告警显示与操作平台完成上述过程的呈现和操作。
(二)适用目标
该系统主要用于对重要目标上空超低空、慢速飞行的无人机等飞行器实施快速发现、预警、跟踪和打击,具有强地杂波下高概率检测“低、小、慢”目标的突出能力。
(三)技术指标
①电侦性能。侦测频率范围:70MHz~6GHz;探测方位:全向360°;探测距离:1000m;功耗:≤50W;②光电性能。云台俯仰角:方位0°~360°;俯仰-40°~75°;云台转速:60°/sMAX;定位精度:±0.2°;焦距:5.6-150mm;变焦倍数:30倍光学变倍,16倍数字变倍;分辨率:1920×1080p;可见光跟踪无人机距离:500m;③干扰性能。有效距离:>500m;发射功率:单频段≤25W;作用频段:GPS/GLONASS/北斗、2.4GHz、5.8GHz多频段;防护角度:定向/全向;压制比:10:1。
(四)操作要领
①在防护区域部署三台及以上的电侦设备,一台光电跟踪定向干扰设备和一台全向干扰设备;②启动无人机信号监测软件,光电跟踪软件和地图显示软件,完成参数配置,进入自动监测扫描模式;③扫描无人机信号进行特征识别,匹配成功后进入实时定位模式并告警,同时在地图显示软件界面实时显示无人机飞行轨迹;⑤可以选择手动模式操作光电跟踪软件控制光电跟踪设备进行图像视频即时跟踪;⑥通过信号干扰方式对无人机实施干扰反制打击。
(五)防护要点
在超低空目标防御系统对无人机进行探测预警、跟踪打击时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原则:①设备应架设在一定高度且空旷的地方;②光电跟踪定向干扰设备和全向干扰设备周围不能有遮挡物;③电侦设备附近的电磁环境不能过于复杂,电磁环境越干净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