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6 点击:1484次
北海市银海区非洲猪瘟疫情处置工作情况汇报
2019年2月18日,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确诊,北海市银海区发生广西首例非洲猪瘟疫情。疫情就是命令!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三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立即成立应急指挥机构、启动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处置I级响应。
目前,疫情已经按照《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2019版)》的要求处置完毕,现报告如下:
一、及时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
接到农业农村部疫情确诊通报后,北海市银海区兽医主管部门依据《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处置指南》,立即将病猪所在的福成镇叶开养殖小区、平阳镇红谷养殖小区划定为疫点,并将疫点边缘向外延伸3公里的区域划定为疫区,将疫区边缘向外延伸10公里的区域划定为受威胁区,报请银海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封锁令。
二、严格对疫区实施封锁
银海区人民政府于2月18日依法发布封锁令,在2小时内对疫区实施了封锁。第一时间在疫点出入口、进出疫区路口和进出受威胁区的主要路口设置了33个临时消毒检查站,每个消毒站点配备了包括交警、检查人员、消毒人员在内的5名值班人员,实行24小时执勤,对过往人员进行检查、车辆进行消毒。
三、严格扑杀处理疫点生猪
银海区于2019年2月21日对福成镇叶开养殖小区疫点及平阳镇红谷养殖小区疫点内应扑杀的17523头生猪全部扑杀完毕。对有人工屏障隔离、实验室非洲猪瘟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红谷养殖小区内溢荣养殖合作社的6032头生猪按照农业农村部专家意见实施了就近紧急屠宰。疫点内扑杀的生猪采用就近掩埋法作无害化处理。掩埋坑底铺设防水防渗胶膜,洒一层厚度为约3厘米的生石灰,投入病死猪或应扑杀生猪后铺撒生石灰,最上层死猪距离地表1.5米以上,覆盖厚度大于1米的覆土,距地表20厘米以上。每个掩埋点设置警示标识,拉警戒线,安排专人值守至解除封锁。
四、严格对有关场所实施消毒
严格按照《消毒作业指导书》要求,对无害化处理点(掩埋点)、疫点内圈舍、疫点内养殖场、疫区内主要道路、车辆以及进出疫点的居民、临时检查站工作人员等按流程进行了消毒。
五、及时关闭受威胁区内生猪定点屠宰场
自2019年2月19日起,对受威胁区内的长和恒烽、福成等3个生猪定点屠宰场暂停一切生产活动,并对关闭后的生猪屠宰场内生猪排泄物、垃圾及污水污物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与生猪接触过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等进行严格清洗消毒。
六、加强生猪及生猪产品调运监管
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有关生猪及生猪产品调运规定,暂停生猪及生猪产品调入和调出银海区,加强检疫监管,按规定实施生猪“点对点”在城区内调运屠宰。强化各临时消毒检查站对生猪及其产品的调运监管,做到每辆生猪运输车必查,防止外地生猪调入城区。
七、严格开展疫情追溯调查
经流行病学调查,在疫点养殖户13份厨房案板样品中发现4份为非洲猪瘟病毒阳性,在冻肉串、食堂绞肉机、餐厅泔水桶样品中均检出阳性。表明养殖人员食用外来猪肉产品,将非洲猪瘟病毒带入猪群,引发了此次疫情。
通过对疫情发生前的30天,即2019年1月18日—2月18日期间调入调出的生猪进行调查,没有发现生猪异常,经非洲猪瘟试纸条快速检测结果呈阴性。
经对疫区、受威胁区进行排查,共排查3个县(区),5个乡镇,39个行政村(社区),166个养殖场、3744个散养户、134320头猪;3个生猪屠宰场、1个无害化处理厂,除疫点外,其他生猪养殖场(户)均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八、严格对各环节开展监测
重点对掩埋点周边、疫区、受威胁区的环境检测,受威胁区内的生猪监测,对银海区经营性冷库中的样品及猪肉及其产品的监测,以及对屠宰场的环境检测、猪肉产品进行监测,经过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总之,北海市银海区非洲猪瘟疫情得到及时、有效、科学处置,得益于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北海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北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乃学,市长蔡锦军、副市长刘翔等领导亲临一线指挥、研究部署应急处置工作;得益于农业农村部、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要领导和有关专家的精心指导。下一步,我区要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继续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严防疫情再次发生!
解说词、宣传片、专题片、宣传片配音、专题片配音、动画配音、声博配音、广告配音、宣传片文案、配音演员、语音、国语配音、背景音乐、英文配音、英语配音、小语种配音、外籍配音、纪录片配音、日语、法语、韩语、意大利语、俄语、越南语、印度语、泰语等50多个小语种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