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332997463 | 0755-33151996

20201675

孔子基金会成立35周年-终稿

时间:2020-06-08 点击:1086次

摘要
解说词、宣传片、专题片、宣传片配音、专题片配音、动画配音、声博配音、广告配音、宣传片文案、配音演员、语音、国语配音、背景音乐、英文配音、英语配音、小语种配音、外籍配音、纪录片配音、日语、法语、韩语、意大利语、俄语、越南语、印度语、泰语等50多个小语种配音

 

纪念中国孔子基金会成立35周年

引领儒学传承发展    深耕民族精神家园

 

孔子,中华民族至圣先师,中华文明集大成者,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贯通着中国,影响着世界。中国孔子基金会作为以研究、传播、弘扬儒家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全国乃至国际性的公益学术基金组织,三十五年来秉承厚德、好学、笃行、和谐、日新的会训,走过了一段令世人瞩目的辉煌历程。三十五年厚植情怀革故鼎新,结出文化传承的累累硕果三十五年躬身实践,与时俱进,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山东曲阜,儒家文化的发祥地,至圣先师孔子的故乡,千百年来成为令世人景仰的至高文化圣地。1984年9月22日,在孔子诞辰2535周年的前夕,时间定格在这一天,历史在这一刻改写。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山东曲阜正式宣告成立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的谷牧同志亲自担任名誉会长,著名学者教育家匡亚明同志担任会长,20多位著名学者、孔子后裔和知名人士担任副会长和理事会成员。

中国孔子基金会的诞生,见证着中华民族在经历了一系列动荡浩劫之后,回归文明的理性标志着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宝贵智慧赓续文化的主流;昭示着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迎来复兴的春天。

1985年10月,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了首次全国儒学学术讨论会, 3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吹响了儒学研究的集结号。1987年9月,中国孔子基金会与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联合召开了儒学国际讨论会,这是中国大陆首次召开以儒学为专门内容的国际学术会议,出席代表来自世界四大洲12个国家和地区,人数剧120名。1988年,中国孔子基金会“跨出国门”,与联邦德国阿登纳基金会联合,将儒学国际学术会议开到了波恩,成为第一个在国外举办学术会议的中国民间学术组织。短短4年,中国孔子基金会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以强劲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搭建起一个儒学研究的国际化舞台。

1989年中国孔子基金会总部迁往首都北京,国际性高水平学术交流空间更加广阔。1991年,中国孔子基金会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首次儒学学术讨论会,这是一次破冰之旅,两岸学者第一次坐在一起,就儒学研究展开认真对话和深远沟通。会议的成功同时带动了大陆与香港、澳门之间的学术交流。1994年,中国孔子基金会发起成立了国际性学术团体——国际儒学联合会,进一步加强了国际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将中国传统文化推上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大舞台,进一步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与交融。1996年按照中央领导指示,中国孔子基金会转会山东,由山东省委管辖领导。

进一步配合学术研究传播中国孔子基金会1986年创办《孔子研究》杂志,专门集纳儒学和传统文化最新研究成果名誉会长谷牧亲自为创刊号撰写发刊词。杂志自创办以来,始终保持一流的学术水准,在学术期刊全文转载排名中名列前茅。基金会重点支持的四川大学《儒藏》编纂工程,成为目前最大的儒学史史料集成,填补了历史空白。此后,中国孔子基金会又陆续创办和出版了一系列学术杂志与典籍书刊,为整理儒家文献,重建儒学经典,交流学术成果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2013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到山东视察工作,专程曲阜举行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信号,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让中国孔子基金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 

2014年9月中国孔子基金会与国际儒学联合会联合举办了“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2019年11月中国孔子基金会与国际儒学联合会共同举办了“纪念孔子诞辰25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代表习近平主席出席会议并讲话。纪念孔子的大会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影响,中华文化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为促进传统文化落地生根,2014年起,中国孔子基金会展开大型公益文化品牌——孔子学堂的探索与实践,以构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六年来,孔子学堂从无到有,从百堂到千堂,不断发展壮大,遍布海外15个国家及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乡村、学校、社区、企业、机关。孔子学堂积极传播“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文化精髓,成为了老百姓亲近、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新时代中华文明传习的新载体。

2016年5月,中国孔子基金会建设的新媒体平台——中国孔子网融媒体正式上线,形成了中国孔子网、孔子网络电视台、儒家文化数字化工程三位一体的融媒体格局,以及网站、APP、微信、微博、头条号等多平台传播矩阵,“网台端微”年覆盖传播人群9000余万人次,成为海内外民众喜闻乐见的弘扬和传播儒家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名片2019年11月底,为更好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推广和国际交流传播中国孔子网全面改版升级成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和中国孔子基金会共同主办的融媒体平台。改版后的中国孔子网以此为新契机,致力于打造成为全球儒学研究传播交流的实体平台。

近年来,由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的大型公益文化活动——中华经典吟诵大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得到了海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大会累计报名8000余位选手,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及港澳地区,遍及美国、英国、法国、阿联酋、印度尼西亚等海外国家,涵盖了40余种吟诵流派,让吟诵这颗文化遗珠再现华光,极大地促进了吟诵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2016年起,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倡导并发起的“9·28全球祭孔”网络直播活动成功举办四年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文庙、儒学单位及海外机构的积极响应。祭孔直播活动在海内外影响巨大、广受好评,通过各直播媒体观看活动的人数累计近千万,有效地推动了祭孔活动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具有深远意义。

2016年,中国孔子基金会承担了《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重点项目中的“儒家文化经典数字化工程”的建设。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和努力,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加工平台,完成了古籍文献数字化3000余卷,27.5万页,约1.2亿字。《儒家数字图书馆》上线古籍图书约2000余种,成为互联网上访问量最大的免费古籍文献资料库之一。《儒家文化数字展馆》是国内唯一的儒家主题文化数字馆,成为面向社会大众、特别是面向青少年的儒家文化展示平台。

为更好地推动齐鲁文化、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自2007年起,中国孔子基金会推出对外文化普及品牌——孔子文化世界行,向世界人民推广、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活动先后走进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匈牙利、日本、韩国、肯尼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足迹遍布五大洲,举办了孔子文化节、文化主题活动和学术讲座等,参观参与人数达到100多万,受到外国民众的热烈欢迎,在海外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2005年,为配合海外孔子学院建设,中国孔子基金会启动了《论语》译介工程,先后完成了中英、中日、中俄、中韩、中法、中德6种中外文《论语》版本。2017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孔子基金会与青岛出版集团联合,陆续推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的《论语》译本,受到海内外中国文化爱好者、研习者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论语》系列译本,为广大海外读者学习儒家经典、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有益帮助,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十五年来,中国孔子基金会始终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为己任,坚持不懈组织开展儒学研究、普及应用、传播推广、对外交流以及基金募集工作,长期受到国内外儒学专家、社会贤达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基金会先后得到王光英、李嘉诚、曾宪梓等海内外热心人士,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友好团体,国内许多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的慷慨捐赠与大力支持。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的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中国孔子基金会承蒙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厚爱,将扎根中华文化的沃土,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渝地勇挑文化传承的重担,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书写更加璀璨的文化篇章。

解说词、宣传片、专题片、宣传片配音、专题片配音、动画配音、声博配音、广告配音、宣传片文案、配音演员、语音、国语配音、背景音乐、英文配音、英语配音、小语种配音、外籍配音、纪录片配音、日语、法语、韩语、意大利语、俄语、越南语、印度语、泰语等50多个小语种配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