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332997463 | 0755-33151996

20201675

脱贫攻坚 都安在行动

时间:2020-06-10 点击:995次

摘要
解说词、宣传片、专题片、宣传片配音、专题片配音、动画配音、声博配音、广告配音、宣传片文案、配音演员、语音、国语配音、背景音乐、英文配音、英语配音、小语种配音、外籍配音、纪录片配音、日语、法语、韩语、意大利语、俄语、越南语、印度语、泰语等50多个小语种配音

脱贫攻坚  都安在行动

 

都安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中部偏西,属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滇黔桂石漠化重点治理片区县,总人口70.6万人。全县石山面积占89%,人均不足0.7亩,是广西典型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和全区4个极度贫困县之一。 “十三五”期间,都安有13.9万贫困人口要脱贫、120个行政村要摘帽。2018年,广西贫困发生率30%以上的行政村455个,都安就有48个。

2016来,都安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精准建立扶贫项目数据库,聚焦扶贫产业、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等深度贫困地区项目建设,全力攻坚拔寨,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成效。

三年来,都安实现8.2万人脱贫,43个村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26.6%下降到目前13.2%。都安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区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优秀等次。都安脱贫攻坚工作创造出都安模式、都安速度和都安奇迹。

 

 

“绣花”功夫建好管好项目库

 

农村要发展,贫困户要摆脱贫摘帽,项目建设是关键。两年来,都安瞄准脱贫摘帽靶心,以项目库建设为依托,强化脱贫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项目筛选尊重贫困户意愿,将扶贫项目的选择权全部交给了贫困户。并形成分级建库、分类排队、分层审批、分批公示、分步实施的“五分”工作机制,实现了项目建设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形成了 “县有总库、乡有分库、村有清单”的纵向架构。目前,全县三级脱贫攻坚项目库项目累计达9906个,计划总投资32.28亿元。

都安东庙乡安宁村根据本村“十一有一低于”基本情况、贫困户“八有一超”、主要致贫原因和发展短板,因地、因户、因人施策,分轻重缓急定项目,通过入户采集,调查摸底,广泛征求意见,召开贫困户代表大会,大家投票,初定脱贫攻坚项目清单84项,其中产业发展类16项,基础设施类68项。而养殖肉牛、道路硬化、修建文体活动场所、集中供水、粮改饲列、易地搬迁列为该村今后两年急需发展的前6类项目。

针对乡、村级筛选上报的项目,都安将项目库分类排队,对标对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摘帽标准,对当年预脱贫村、预贫困户的住房保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项目进行排序,优先解决贫困户最急需的项目,实现先“雪中送炭”后“锦上添花”。同时,都安还建立“一增一减一补充”项目库动态管理机制保障项目库动态调整有进有出,做到项目实施精准、资金使用精确、扶贫成效精当。

通过建好管好脱贫项目库,都安扶贫项目取得了4个方面的效果:一是实现财政涉农资金6.5亿元大整合。二是实现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更加精确。2017年支出进度达99.88%,在广西2017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中获评为“A等”;三是实现项目申报周期大压缩。项目申报从原来的“资金等项目”,到现在“项目等资金”的转变;四是实现脱贫效果更加精准。都安积极引入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每年投入10亿元实施住房、交通、饮水三大基础设施大会战,集中力量改善极度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困群众获得感非常明显,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2017年自治区扶贫考核验收,都安群众满意度达到99.9%,比2016年提升3个百分点。

 

扶贫产业风生水起

 

项目精准了,如何在众多项目中找准都安定位?都安根据山多地少实际,做无中生有的文章,独创了“贷牛还牛,贷羊还羊”产业扶贫新模式。引导有劳动能力和有意愿的贫困户,充分利用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收益金,每户每年“贷”养1头牛或“贷”养5只山羊,力争“十三五”期间,实现“县有基地、乡有牛场、村有牛舍、户有牛羊”目标。企业按市场价回收或保底价回收,保证养殖户利益。“贷牛还牛”、“贷羊还羊”,贷了还,还了又贷,滚动发展,贫困户可以获得稳定可持续的收入。

目前,都安建成了地苏镇大都华牛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园,都安永吉澳寒羊种养专业合作社、广西都安德泉肉牛养殖合作社等8个大型牛羊繁育养殖基地。各乡镇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发展举措,形成了群众自养、互助共养、合作社联建联养等多种养殖模式。在广大农村呈现出贫困户引领非贫困户加入到养牛养羊产业中来的逆转现象。不到两年时间,都安肉牛养殖就发展到15万头,山羊发展到80万只。

 

养好牛羊,饲料供应是保障。都安按照“以养促种、以种促养、种养结合、又种又养”总体思路,大力发展“粮改饲”项目。2017年春,以全株青贮玉米为重点,推进草畜配套项目建设,投入3亿元建成西南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和牛羊屠宰加工厂,带出了屠宰、加工、物流、冷链等产业,实现了一二三产同频共振、融合发展。都安“一养一种一车间”扶贫产业出具规模。

2018年,都安“瑶山牛”扶贫产业核心示范区被评为年度广西唯一五星级示范区。

今年4月,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活动中,都安肉牛肉羊产业脱颖而出,成为2019年广西唯一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牛羊产业顶天立地,其他产业项目遍地开花。都安还整合扶贫、发改、农业、林业、水果等部门涉农资金,依托经济能人和专业合作社,实施毛葡萄、油茶、糖料蔗、桑蚕、跑山鸡、旱藕等八大扶贫产业工程。

都安下坳镇隆坝村龙磊屯是典型的石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该村大学生蓝均毕业后回到都安的大山里,和群众商讨发展路子,把毛葡萄种植列为该屯优先发展产业创建了“都安龙磊特色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在他的带领下,全屯家家户户都在自家的山地上种植毛葡萄,如今龙磊的毛葡萄种植面积达1000亩,仅毛葡萄种植这一项群众户均收入达5000元。

目前,依托项目库建设,全县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673家、家庭农场46家,形成“一户一项目、一村一品种、一乡一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

 

易地搬迁 安居又乐业

“十三五”期间,都安需要易地扶贫搬迁10696户4.68万人。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都安按照近产业园区、近城镇集市、近公路沿线、近旅游景区、近土地资源“五就近”原则,把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产业化、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一次性规划、一次性推进21个移民安置点。同时利用安置点预留的产业用地,以零地价、零租金、建厂房的方式,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种养合作社,建成易地安置扶贫车间,把产业链条延伸到易地安置新区,移民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都安首创易地安置“扶贫车间”成为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典范,并在全国推广

 

脱贫攻坚  砥砺前行

 

2017年6月23日,都安作为全国5个县旗之一、广西唯一代表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太原全国深度贫困地区座谈会并汇报都安脱贫攻坚情况,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

2018年12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都安创新推出“贷牛还牛”扶贫产业模式,指出都安一个贷字盘活了全县一、二、三产整个产业链。人民日报,新华网,经济日报,广西日报先后报道都安扶贫产业的成功做法。

2019年春节收假第一天,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都安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充分肯定都安极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

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自治区主席陈武及各级各部门领导先后多次深入都安指导工作,为瑶山脱贫攻坚布局把脉,勉励大家树立信心,久久为功,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脱贫攻坚,任重道远。都安这片土地,人和业兴。时下,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坚拔寨阶段,全县上下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脱贫攻坚座谈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部署要求,励精图治,撸起袖子加油干,攻克坚中之坚,抒写脱贫攻坚壮丽诗篇!

 

 解说词、宣传片、专题片、宣传片配音、专题片配音、动画配音、声博配音、广告配音、宣传片文案、配音演员、语音、国语配音、背景音乐、英文配音、英语配音、小语种配音、外籍配音、纪录片配音、日语、法语、韩语、意大利语、俄语、越南语、印度语、泰语等50多个小语种配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