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06 点击:1256次
长春市君子兰产业发展情况
君子兰是长春市市花,是长春的标志,长春是君子兰的发祥地。君子兰传入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在上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经几代养兰人的共同努力,长春君子兰有了质的飞跃,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享有“世界君子兰看中国,中国君子兰看长春”的美誉。
一、 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绿园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农委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于广大花农的共同努力,使君子兰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一) 莳养规模壮大。
全市君子兰基地已达15个,面积400公顷,其中规模最大的达到100公顷,莳养总量超过3亿株,产值超过30亿元。2018年,长春市君子兰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式成立。
(二) 品牌效应提升。
已培育出和尚、技师、短叶、圆头、油匠五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我市君子兰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经吉林省君子兰协会申报,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9年4月已将“君子兰图案”和“父亲花”商标注册,提升了君子兰品牌效应。在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我市君子兰分获一项金奖和一项特别大奖。在2017年中国第九届花卉博览会上,我省共获盆栽奖牌173块,长春君子兰独得172块。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第一批次奖项我省共获99块奖牌,长春君子兰独获81块。
(三) 经济效益凸显。
在2017年第十三届长春君子兰节期间,我市两株君子兰分别卖到50万元和52万元。一般养兰人养兰年收入几万元、十几万元乃至超百万元。
(四)从业人员增加。
全市规模莳养户已达3500多户,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长春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新亮点,万众创业的带动链,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五)文化特色突出。
坚持弘扬君子文化,营造文明和谐主题,制作出茶具、邮票等文化产品,深入挖掘了君子兰文化。2018年,我市泓鑫君子兰基地被评为全国重点花文化基地。长春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养兰最好的君子兰莳养和种兰培育基地。
(六)发展前景广阔。
国家和省、市将继续出台政策加大力度扶持君子兰产业。正在建设的长春市君子兰产业园已划分核心区、提升区和带动区,将强化措施,加快建设,充分发挥产业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品牌效应、文化效应、聚集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二、主要特点
长春市君子兰产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狠抓基地建设,规模效益逐年攀升。
我们把壮大基地作为工作的重点,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了发展中的难题,确保了君子兰快速健康发展。2018年10月以来,按照国家要求,上级部门开展了大棚房农用地非农用情况整改及拆除工作,基地养兰户涉及窖头房超标问题,在此期间,省市领导和相关部门及协会积极与国家督察组和调研组沟通汇报,客观反映吉林君子兰莳养的特殊性和东北季节性特点,得到国家认可,核定我省君子兰窖头房面积为60平方米,确保了君子兰基地稳定健康发展,在协会积极努力下,经上级批准,2018年泓鑫君子兰基地新增用地指标30公顷。
(二)举办君子兰节,展销规模和交易额均创历史新高。
从2014年到现在,我们在市农委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突出“展示、交流、发展、共赢”的理念,成功的举办了15届中国·长春君子兰节,每届君子兰节设展位700个,展销各种君子兰花35000株以上,辽宁、黑龙江、北京、天津、上海等近三十个省市花协前来助展,日接待参观人员万人以上,实现交易额均超过3000万元。无论是展会规模,还是交易额均创历史新高,2019年中国·长春第十五届君子兰节销售收入突破5000万元,签订意向合同金额6800万元。
(三)有效组织花文化等系列活动,深得社会各界支持。
受美国康乃馨母亲花的启示,在举办中国·长春第十一届君子兰节之后,我们着手打造父亲花。与长春晚报联合,相继开展了“我们心目中的父亲花——君子兰”征文、论证会、书画展、捐花和市民签名活动。共收到征文260多篇;进行宣传报道20多万字;举办论证会两次,本市和外省市花协共60多位代表在论证会上发言及签名支持;由中国北京书画院、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院、长春市花卉协会君子兰专业委员会与长春市华联古玩城联合举办了6次当代书画名家作品联展,著名书画家姚俊卿、陈启弟、张尚海、于雁宾等八位名家莅临现场作书作画,共展示名家作品200多幅;市民签名超过50万人。在2018年国际父亲节前夕,吉林省君子兰协会联合辽宁、黑龙江省君子兰协会,通过中国君子兰大家网向全国发出倡议,免费向当地群众赠送父亲花—君子兰,并在鞍山共同举办了启动仪式。中国网、新华网、网易、中国君子兰大家网等多家网络平台进行了转播,在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和共鸣。在2018年第十四届中国·长春君子兰节开幕式上,由长春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培育文明,播撒希望”为主题的我伴市花一起绽放活动,现场向长春市中小学生免费发放长春市花君子兰种子10万粒,并为中小学生提供莳养技术指导,随时帮助解决莳养过程中的问题。积极响应精准扶贫号召,向现役军人、70周岁老人和贫困户赠送君子兰种子或花苗12余万株。协会党委积极组织基层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开展精准扶贫活动,党委成立一年来,共安置帮扶贫困农民和社会人员568人,为失火困难户捐款15200元和价值近万元物品。
(四)采取有效措施,强化营销。
我们把营销作为君子兰产业的突破口,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助力君子兰发展。从2014年到现在,我们每年都组织展销团,分赴鞍山、沈阳和全国各地参加君子兰花展,我市精品君子兰深受青睐。长春市民王逸民出售的一株“黄元帅”君子兰价格卖到31万元,我市朱立春出售的四株君子兰卖到14万元。长春君子兰实业有限公司君子兰在线(一)和(二)平台,作为中国君子兰大家网的主要销售平台,积极组织养兰户进行网上直播销售,并有计划地在网上传播君子兰莳养相关知识,指导和引领居民群众莳养君子兰。协会还采取多种办法组织莳养户进入火山、快手、抖音、拼多多、淘宝、朋友圈等平台进行销售。与此同时,加大对外营销窗口延伸力度,在建立长春君子兰驻闽营销中心的基础上,又在浙江、天津建立了驻外营销中心。还计划在北京、山东、广东、黑龙江等地再建立5个以上驻外营销中心。让长春君子兰走向全国,销往全世界。
(五)发掘君子兰内涵,传播君子兰文化。
我们在大力发展君子兰产业的同时,注重君子兰文化的收集、展示与传播,实现君子兰产业与文化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协会组织成立君子兰文化发掘编辑小组,多次到吉林省和长春市档案馆翻阅资料,走访资深养兰人座谈,收集君子兰文化资料,历时一年时间,理清了君子兰起源分布、传入长春的发展历程,撰写了《享誉中外—长春君子兰》一书。该书由原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提写书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了君子兰的历史、发展历程、生产技术等六个方面内容。为了弘扬君子兰的美与高尚品质,由吉林省君子兰协会会长翟振海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音乐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作曲家杨柏森共同作词,杨柏森作曲,创作了歌曲《君子兰之歌》。与全国绘画君子兰第一人、营口画家曹长福合作,印制君子兰纪念邮票4000套,面向公众发售。
(六)开展科技交流,助推君子兰产业健康发展。
基地通过网络、论坛、考察等多种形式为君子兰文化提供了畅通的交流渠道。协会每年通过中国君子兰大家网,向养兰人爱兰人讲解君子兰发展史、传授君子兰莳养技术,有效地普及了君子兰文化知识。2015年以来,由资深养兰人白金龙、陈殿武、郭长有等在《君子兰在线》栏目进行君子兰病虫害防治、君子兰五大品牌讲解、君子兰莳养等专项讲座。协会在吉林省各市区,尤其是长春市、吉林市和四平市的君子兰基地,通过集中讲解和现场指导等形式,开展君子兰种植技术交流。协会主要通过展会和考察方式与国内其它省市君子兰莳养基地和君子兰爱好者进行技术交流,其中与福建、山东、黑龙江、辽宁、天津和山西交流频繁。几年来分别与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近10个国家养兰人多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多次进行技术交流,学习外国先进做法、引进新品种,宣传基地君子兰的文化及莳养技术,得到了国际友人的充分认可。
三、发展规划
总体看,我市君子兰发展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许多有利因素。我们将以商品兰为主,发挥品牌优势,增加温室大棚数量,积极引导和扶持窗台和阳台莳养,延伸销售渠道,大幅提升市场占有率,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长春君子兰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使其真正成为销往全国和世界,经济效益好、回报率高、出口创汇多的支柱产业。到2020年,养兰基地达到500公顷,养兰收入达到100亿元,出口创汇突破1000万美元。
(一)抓好长春市君子兰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力争三到五年,尽快把长春市君子兰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全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种植精品兰最多、莳养品质最好、辐射和带动能力最强、养兰人收入最多,集生产、销售、研发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基地、种兰培育基地、全民创业基地、文化示范基地、旅游观光基地、出口创汇基地。
(二)抓好合心君子兰特色小镇建设。
在现有基地规模基础上,规划建设核心区1平方公里,辐射2-3平方公里的特色小镇。重点打造养生、养老、旅游三个特色品牌。养生就是充分利用君子兰超过12小时放氧的特点,通过规模莳养,让小镇室内外成为没有森林的氧吧。养老就是规划建设花园式居家养老模式,以泓鑫君子兰基地为中心,规划建设居家养老场所,让老年人在养花中养老,在养老中养花。旅游就是把小镇打造成景区,吸引游客来小镇赏花、玩花、买花。利用君子兰高雅品质,制作系列旅游产品,丰富游客的需求。
解说词、宣传片、专题片、宣传片配音、专题片配音、动画配音、声博配音、广告配音、宣传片文案、配音演员、语音、国语配音、背景音乐、英文配音、英语配音、小语种配音、外籍配音、纪录片配音、日语、法语、韩语、意大利语、俄语、越南语、印度语、泰语等50多个小语种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