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22 点击:1213次
绿地468工程节点汇报片
第四集《蜀峰·超越》
这是一个城市长久以来关于高度的梦想。登高望远,谋千年之变。
这是一个时代不断超越、永远向上的姿态。凌于绝顶,一览众山小。
绿地中心蜀峰468,从设计投建之初,就承载了塑造成都经济地标、勾勒成都最富魅力城市天际线的使命。在经历了深达32米的“扎根”和长达3年,1300多个日夜的“生长”之后,这座摩天大楼,即将迎来最严峻的考验和最重要的时刻。
在现代高层建筑中,核心筒承担最重要的角色。这个位于建筑中央,由电梯井、通风井、电缆井和部分设备间围护共同组成的中央核心空间,如同人身上的脊柱,核心筒的高度决定着大楼最终的高度。蜀峰468主塔楼T1的核心筒共101层,结构高度达到了450米,仅仅这个高度就已经超越了成都已建、在建的所有高楼。设计师将蜀峰468的表面做成逐渐收缩上升的样式,取雪山险峻挺拔之形,也让整座大楼更具向上的动感。
要形成这样独具特色的外形,在50层至60层间,核心筒的筒体需要倾斜内收,内部结构的变化,让工人们的作业空间被大大压缩,有的工作面甚至不足2平方米,施工难度极大。就在这样外人难以想象的工作环境里,工人们一点点完成着摩天大楼工艺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部分,而这个部分,也将是蜀峰468未来所呈现出的华彩篇章。
斜墙段水平面上,每一面收缩距离都超过2米,需要转换的构件体积大、重量大,如何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期,这是对工程师们的一个考验。
经过反复试验调配,一种名为“可装配式钢支撑”的新型装置诞生了。可装配式钢支撑”是蜀峰468的建设者们自行研发的特殊支撑工具,由它建立起斜墙面模板的支撑体系,有效提高了斜墙段施工效率,这样的技术也是绿地建设者们的独创。
施工的难度绝不仅仅来自于变化的空间和结构,连续10层的造型收缩变化,让常规的水泥泵送方式已不再适用。
如何将水泥注入到模板内部成为新的难题。
工程师们在50和60层分别设置了一个异型泵管,这些泵管根据斜墙段的角度定制,要始终与从定模挂架上的泵管保持垂直。
为定制泵管提供动力的超高压泵机,也是蜀峰486工程所独有的,它能提供相当于普通高压泵机3倍左右的强劲动力,而泵管要经受住这样强度的冲击,除了使用特殊的材质,日常也需要对折角处进行检查维护。这项细节之处的工作却至关重要,决定着浇筑施工的成败。
与此同时,距离成都4000多公里之外,福建水头,中国最大的石材集散地,绿地的工程师们正在寻找一种特殊的石材。
蜀峰468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四川境内的雪山,这些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蜀峰常年被冰雪覆盖,银装素裹却壮丽挺拔,这种永远向上的姿态被赋予到蜀峰468T1塔楼的设计理念中,以蜀峰为形为魂,让这个成都平原上的超高建筑,在成都向东发展的航线上,与中心城区遥相呼应,又和成都东边的龙泉山脉和谐共生,成为城市里卓尔不群的经济地理地标。
出于这样的设计理念,蜀峰468的设计师决定采用接近雪峰颜色的白色石材,尽量与自然契合。
绿地的工程师团队对石材的质量有着最苛刻的标准,选定的石材并不会直接运回成都,所有的大理石都将在福建,完成所有的加工。
正是这样的严苛,让蜀峰468从深基坑的开挖起,就不断地完成超越。
在大楼不同岗位上的建设者们,在人们所关注不到狭小空间里,在冬天迴转塔基平台摄氏零度以下的低温里,在盛夏超过40摄氏度阳光的直射中,在大雨如注的焦急等待中,在地处城市却又远离城市的寂寞高空中,一颗螺丝钉一颗螺丝钉地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超越,正是这些日积月累的精工细作,最终成就了绿地468品质上的超越。
2019年元旦前夕,绿地中心468业态群中的商业综合体正式亮灯。从此,成都东进的版图上,城市的夜晚里,又多了一个繁华的注脚。
2019年2月25日,伊藤洋华堂468店正式开业。依托绿地中心的城市影响力,这里将成为成都别具一格的休闲生活场所以及文化体验中心,终将成就对城市商业布局的超越。
2019年9月,这天,是绿地中心工程值得铭记的日子,更是注定会被写入成都2300年建城史的一天。
339米的天府熊猫电视塔,昔日成都城市制高点,在这一天,将成都城市最高建筑的桂冠拱手相让于蜀峰468T1塔楼。
超越339米,蜀峰468T1塔楼,让成都的天际线高度就此改写。
超越339米,还在生长的蜀峰468T1塔楼,让成都的天际线高度每时每刻都在刷新。
城市的格局从来不是一朝一夕造就的,千年之变,是一座城市的理想,是一个时代的机遇,是勤劳和勇气的大集成,是智慧和创新的大超越。高位谋划、探索创新。绿地,用生长致敬千年古城,用超越礼赞新的时代。
解说词、宣传片、专题片、宣传片配音、专题片配音、动画配音、声博配音、广告配音、宣传片文案、配音演员、语音、国语配音、背景音乐、英文配音、英语配音、小语种配音、外籍配音、纪录片配音、日语、法语、韩语、意大利语、俄语、越南语、印度语、泰语等50多个小语种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