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20 点击:837次
陈家祠
来到广州,游游带你来到“羊城新八景”之“古祠留芳”的陈家祠
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动工,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为广东72县陈姓族人捐资合建的宗祖祠和书院。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改办学校。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辟为广东民间艺术博物馆,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祠的主体建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为1.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为6400平方米。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0米,“深三进,广五间”,包括9做厅堂,东西斋10座房子和建的六座庭院,大小合计19座。
陈家祠的建筑特点有两个,一是每座房子从柱基到瓦脊全都缀满了石雕、砖雕、米雕、泥塑、陶塑、铁铸、和彩绘,琳琅满目。他们的题材都是著名的历史故事和地方风物,精雕细刻,用材讲究,确确实实是一座宏伟瑰丽的民间艺术宝库。二是极富岭南风味。那些华丽的装饰,陡峭的瓦脊,小巧的拱门和各种比例、手法都突出表现岭南的建筑风格。长廊贯通全院遮阳挡雨,房舍高大阴凉,内外庭院满目苍翠,与广州亚热带气候十分适应,让人觉得幽雅宜人,极富岭南风味。
跨进首进大厅,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四扇镂空双面木雕大屏门。它在大厅和庭院正中之间,分隔了内外空间,透过镂空雕花,院内景物若隐若现,又使到内外空间有机结合起来。这四扇屏门上雕刻的都是吉祥如意的内容,如“金殿比武”、“渔樵耕读”、“三羊启泰” 等。其图案内容,大多含有很微妙的寓意。如裙板上雕刻的这幅“创大业,儿孙永发”图,用芭蕉树的大叶象征大业,母鸡带一群小鸡,寓意儿孙永发。几只仙鹤站在老竹从中,画面题词“青春发达、大器晚成”,比喻人和物的成长过程,又暗寓“福寿双全”。
现在您来到的是前东厢, 厢房是当年陈氏学子们学读书的主要用房,廊庑与厢房相连。厢房是通花格嵌套色蚀花玻璃上落窗装饰,光线柔和,环境优雅,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清代晚期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您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的是老广州家居展。
老广州家居是一幅引人入胜的风情画,外处印记着老广州人家的生活痕迹:虚掩的脚门和横格趟栊大门、精美的雕花屏风、秀丽的蚀花玻璃窗饰以及体面的家具摆设,都保留着昔日的陈旧甚至残破。每一块布满青苔的砖瓦、每一块斑驳的木板、每一块残存的饰件,似乎都在向人们诉说着历史,诉说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希望您能在前东厢展示的这些深含历史意义和文化艺术魅力的展品,能引起您的兴趣与回忆。
踏入中进东厅,岭南民间百艺在这里等着您来欣赏学习。
岭南工艺,历史悠长。千百年来,凭借天时地利和妙心巧手,岭南人创造了品类丰富、手工高妙、境界独到的百工之艺,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造物强调的是人文意义和社会功用,故而因地制宜、因材施艺;岭南工艺崇尚的是心性与物性、人为与造化的和谐默契,因而独运匠心、宛若天成。
为充分展现岭南百艺的匠心文脉和技艺体系,向广大观众全面、系统地介绍岭南传统的百工百艺,这里展示了潮州木雕、广东砖雕、石湾陶塑脊饰工艺、嵌瓷、金属工艺、广州珐琅、榄雕、广州玉雕、广东漆器等一系列的广东传统工艺。慢慢欣赏,细心体会吧,您可千万不要错过这些精巧的作品哦!
中座聚贤堂是书院建筑的中心,聚贤堂是当年陈姓族人举行聚会议事的地方,堂前有一座雅致的石雕月台,月台上的石雕栏杆、月台柱及望柱头的雕饰是陈氏书院石雕装饰工艺的典型。栏杆以各种花鸟、果品为题材,用连续缠枝的表现手法来雕饰。月台雕柱有“老鼠戏葡萄”,老鼠是十二生肖之首,老鼠与多子的葡萄、石榴共戏,是暗喻百子千孙的意思。望柱头的雕饰更加特别,以花岗石雕成的一盘盘菠萝、杨桃、桔子、仙桃、佛手、香蕉等岭南佳果,既富有南国风情和装饰美,又寄寓了陈氏子孙以礼果终年奉祀祖先的虔诚敬意。这又是一个体现广东民间艺人匠心独运的生动例子。
现在身处民间工艺小作坊的您可以不仅停留在对工艺品的欣赏上,还可以了解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并动手制作。在这里您可以学到剪纸、刺绣、木雕、砖雕、做风筝、做木偶、麦秆贴画等民间工艺,只需要付出一点材料费,您就能够将您自己动手制作的民间工艺作品带回家中,获得自己动手创作的乐趣之余,还可以为传承优秀的民间工艺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现在来到了后进东厅,跟着游游一起欣赏下广州的象牙雕刻吧。玲珑剔透的象牙球、巧由心造的象牙船、以小见大的象牙微雕、惟妙惟肖的圆雕、意到神会的浮雕、出神入化的镂雕、匠心独运的镶嵌拼接、异彩纷呈的茜色点染、纤巧细致的劈丝编织······这些平时难得一见的象牙雕刻艺术精品将一次性展现在您的眼前。
在观看象牙雕刻作品的同时,小驴儿给您讲讲广州象牙雕刻的历史吧。广州象牙雕刻历史悠久,从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象牙卮、象牙印章等,证明广州在汉代已有牙雕工艺。到了明清时期,得益于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繁荣的对外贸易,广州牙雕工艺迅速发展并脱离竹木雕刻而自成一体,其别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更影响清内廷的牙雕工艺并成为主流。民国后期,广州还出现过象牙骨器业职业工会、象牙商业同业公会等牙雕行业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5年,广州市成立第一象牙雕刻生产合作社,后更名为广州市大新象牙工艺厂,广州象牙雕刻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的广州象牙雕刻业更是进入了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但在1989年颁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禁止了象牙贸易,广州象牙雕刻也因此陷入困境。艺人只能依靠库存牙料进行雕刻,这些有限的象牙经过艺人的苦心雕琢衍生出永恒的艺术生命。
现在我们即将参观的是后进正厅。这里是是安放神主牌位和族人祭祀祖先的地方。这里一共有十一座八米多高木雕大神龕,龕堂阶台上安放着密集整齐的牌位,正中最高者为陈氏元祖舜帝,列祖按序排列。另外,凡是捐巨资兴建陈氏书院的陈氏族人,均可以在此设长生位,标明捐资金额,并按辈分大小、出资多寡及社会地位排列放置。神龛外饰大型木雕镂通花罩,其雕工精致,规制宏大,龛堂庄严肃穆。每年春秋两季,陈姓族人在此举行隆重的合族祭祖仪式,以示对祖先的虔诚敬意。陈氏书院龕罩是广东现存最大型的清代木雕杰作,龕罩上还铭刻着制作年代、营造商号及地址,如“光绪十六年、回澜桥、刘德昌造”等,只是研究陈家祠营建情况的可靠原始资料。
解说词、宣传片、专题片、宣传片配音、专题片配音、动画配音、声博配音、广告配音、宣传片文案、配音演员、语音、国语配音、背景音乐、英文配音、英语配音、小语种配音、外籍配音、纪录片配音、日语、法语、韩语、意大利语、俄语、越南语、印度语、泰语等50多个小语种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