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28 点击:585次
引言:该国的最强大的财富有着巨大的规模,但也富有最重大的责任。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将使得它能扩张军力和外交范围。
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正准备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它的经济体已经有我们80%的规模,如果当前增长 速度的差距继续维持,中国只需再花4年就会超越我们。按市场汇率计算,中国GDP偏低,而且预期在2020年之前保持比我们低。这是不足为奇的,毕竟中国有比美国4倍还多的人口;如果每个中国工人按照美国最低工资赚钱,北京配音培训它的GDP会比我们更大。这不是一个高单杠游戏。而是随着经济规模带来军力和全球文化影响力。
中国威风凛凛的崛起经常标上回归历史正常水平。普遍的说法认为在过去5000年的大部分时间,中国是世界财富、文 化、科技和权力的中心。从19到20世纪时,我们被告知只是一时之差,而中国现在只需重夺其应有的地位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国家。这种修辞给了中国一股不可 逆转命运的气息。
对於它的大部分历史而言,中国竭力克服许多长期的困境,这通常使得它远离全球的优势地位。
我们先来回顾从中国古代开始的5000年以前。中国早期的王朝—夏、商、周—大约正逢古埃及、巴比伦、波斯和希腊,然後中国最着名的汉朝正逢罗马帝国时期。伊恩·莫里斯,一个斯坦福大学的历史学家和《西方将主宰多久》的作家,设计了一项考虑到城市化的发展指 数。根据莫里斯的指数,地中海和中东文明的古代和古典时期,遥遥领先了他们的中国同行。
例如,罗马帝国有比中国汉朝较多公里的道路,和更多的航路运输。尽管中国有一些罗马所没有的东西—最引人注目的马项圈和纸张,罗马一般有更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工程与科技,包含先进的水管设施、采矿技术和工程技术。中国汉朝较差—大部分人的房子有脏污泥地。在基础科学方 面,莫里斯较少言及,但是古希腊很难在这方面击败 (虽然中国古代在代数领先)。军事力量不好估计,北京配音培训因为中国和西方并未直接对抗。
根据莫里斯的数据,中国在大约在公元6世纪比起西方主要国家变得富有和更为发达。罗马的衰落後,地中海被划分为欧 洲与中东半窒息的海洋贸易上,中国同化了富庶的南方,并开始大规模种植水稻。在接下去的1000年,中国是地球上最富有的地方。从公元500年到1200 年间,中国发明了指南针、火药、印刷、水密隔舱、纸币、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大量的代数与天文学。
但是在这期间中国的全球优势地位几乎无可争议。虽然欧洲在中世纪的经济、军事、科技上一滩死水,伊斯兰帝国—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在规模上与中国匹敌,并且在他们的军事冲突中实际打败中国 (怛罗斯之战)。伊斯兰文明也对基础科学没有懈怠。
与此同时,中国在它的黄金时代也被内忧外患困扰。安史之乱彻底捣毁了中国唐朝的帝国顶峰,成千上万被杀,王朝也从未复原。女线世纪为了移居到南部征服中国北方。在13世纪,蒙古人征服了全中国,他们一直被统治到1368年。
中国明朝在14至17世纪期间恢复稳定。在那个时期,中国军力强大,击退了蒙古人、日本人、荷兰人、葡萄牙人的入 侵。但是这时期对中国来说也是一场大停滞。科技进步基本停止;由中国探险家郑和率领的短暂冲锋 (航行范围有可能被夸大;没有一艘巨大船舶被认为是探险队被发现)被证明是独一独二的,当中国政府限制造船业後。
进入第二千年的上半时,中东也停滞不前,但是欧洲正从中世纪的深渊里爬出。到了16世纪,受到发现新大陆的驱动,欧洲在科学和技术产生跨越式发展。到了17世纪,根据经济史学家的说法,欧洲大部分地区比中国富裕。
总的来说,中国在过去五千年一直是世界领先的文明之一。但是同时掌握经济和军事上优势地位的时间却很短暂—14世 纪和15世纪是最显着的。为什麽中国的优势地位没有延续更长?历史并非科学,但是我们可以做出一点猜测。造成中国如此强大和重要的原因是,其巨大无比的规模,但也赋予其根本性缺陷。
综观其历史,中国一直饱受巨大叛乱的困扰,从8世纪的安史之乱到19世纪的太平天国之乱。这些叛乱总是给人类生活 与经济造成难以置信的破坏力。他们时常使中国暴露在外族征服上,随着在17世纪明朝的陨落和1930年代日本人的征服。他们有时会造成极大破坏性和非正常政权的兴起,例如在20世纪的统治地位。
为什麽中国有这些重大的叛乱?因为它很大,由於大型国家在地理和工业上的多样化,因此变得很难就供给何种公共产品上达成一致意见(这就是城市国家能常常高效率的原因),地区抢占资源。此外,中国被赋予相对很少的天然资源来应付庞大的人口规模,意味着粮食和水资源短缺会是严重和可怕的。
中国不可置信的巨大也有其他缺点。这让中国在远古时期很难防卫。在现代就意味着中国有很多强大的邻居—印度、俄罗斯和日本—而且同他们的关系并不一直顺利。而一些历史学家像是贾雷德·戴蒙德辩称,中国的规模阻碍了科技进步;因为它可以用绝对规模和依靠国内经济在战争 取胜,他们争辩,中国从不被迫投资军事技术或者通过贸易来对外开放。
要理解中国受限的条件正在威胁今天的崛起,仔细阅读10亿人的背後:在未来10年将决定中国的崛起是如何的不充 足。作者达米安·马和威廉·亚当斯,不但讨论中国的资源限制,而且还讨论到它的不均衡性—城市和农村间、内陆和沿岸、富裕和贫穷的深刻鸿沟,代表了发展方面的真正制约。
对於中国幸运的是,这次可能真的不同。现代通讯和运输技术意味着一个大国家更容易防守并一体化。全球化与中国拥抱的贸易,意味着中国比它大部分时间的历史更加开放。但是中国已经有迹象展现令人担忧的孤立主义,骚扰境内经营的外国公司。与此同时,中国对邻国日益侵略性 的政策—特别是日本和印度,也包含越南和菲律宾—冒着招受竭力围堵的风险。这个中央王国就像一世纪前的欧洲德国,冒着立即引来对抗所有邻国的风险。
换句话说,中国出於同样原因现在比过去时期还要容易受到攻击。历史并不是在讲述中国的卓越故事,而是中国历史的振荡故事。同样的事情,往往使中国实现其潜力成为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巨大又穷於应付的规模—这意味着虽然它会在整体GDP超越美国,它的霸权很可能是昙花一现和不完全的。
★我也会认为中国不会有任何接近美国的同盟网络和整个地球的联盟体系。当然我们自己的规模和政策可以是强制的,但是我认为我们比中国更接近於温和的霸权主义,而且那将会维持我们的优势。地理上而言,中国也恰恰不被盟国所包围(强敌环伺)。
★另一个大因素是中国不具备重大的扩张主义倾向。引爆点在台湾(目前穿插着一个国家、两套制度)和位在南沙群岛之下 的潜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权。但是这跟德国在一战和二战期望明显的扩张不一样。除了郑和和他的舰队外,中国始终认为中国本身就是最好的地方。维持内部繁荣及外部的尊重就已满足(而贸易是为了确保内部繁荣)。
美国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随後的冷战,所以有点意外的跨越全球。中国不会发展(也不会尝试发展)相似的网路。
而且作为在周边区域2000年的彪形大汉(除了短暂的19世纪和20世纪外),已经导致了与邻国的大量世仇,所以目前的边界似乎相当稳定。
★写得好,简明扼要。中国的问题在於僵化的中共中央、官僚主义、还有面对改变时我看到太多中国人的一种民族主义的僵固性。对於所有的发展而言,还有数百万人处於赤贫状态,而且政府支出花在不必要的军事和太空上。中国政府的数据要始终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