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29 点击:638次
军事哲学就是军事领域的哲学,是哲学在军事领域的具体化。它对军事实践领域中所包含的最一般的共同问题加以概括研究。它从哲学的高度俯视军事实践的过程,揭示纷繁复杂的军事现象中所包含的一般本质。它用哲理科学的抽象方法辩证分析、把握军事活动的实质,是上升到哲学高度的军事活动的形而上学,是对军事领域所作的形而上的思考。 战略思维是指思维主体(个人或集团)对关系事物全局的、长远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的谋划(分析、综合、判断、预见和决策的思维过程),战略思维涉及的对象大多是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系统和人与自然的复合系统及复杂过程。对战略思维的理解有不同的观点和侧重。陕西配音公司有的以思维主体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为主要内容,即探讨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用什么样的科学思维方法可以产生较优的战略方案和战略决策;有的以战略思维过程的结果(产品)即各种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方针、战略决策和战略方案为主要研究内容;有的以战略的实施和实践为主要研究内容; 战略思维贯穿于主体的思维过程、思维的产品和战略实践及反馈的全过程中。 1)更新空间和时间观念。军事高科技的发展所导致的战场空间的拓展和战争时间进程的加快决定了军事战略思维主体必须重新审视时空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环境条件,进而正确把握和自觉运用时空变化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利用时空环境。在战争空间上,要实行有形空间和无形空间的全维思考:既要有陆、海、空等空间战场的观念,又要具有外层空间战场的观念;既要具有物理空间战场的观念,又要具有电磁空间战场、网络空间战场的观念。同时还要看到,在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敌对双方交战区域已经包括武器系统直接作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所有区域,大大突破了传统的交战区域概念。在战争时间上,高技术战争通过战争能量的高强度释放,极大地缩短了战争的时间进程。传统战略思维中那种“以空间换时间”的观念必须改变。 (2)更新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观念。军事战略思维应从过去运用大规模机械化兵团及兵器进行的以高消耗、大规模摧毁为典型特征的机械化战争,转变到大量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运用相应的作战方法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形态上来。作战方式的选择要紧紧围绕高度立体化的联合作战思考,陕西配音公司主要作战样式和主要战争阶段的确定要紧紧围绕以中、远程精确打击为主要特征的空袭与反空袭思考,关键作战领域和作战行动要紧紧围绕以电子战为主要手段的信息战思考,同时要高度关注使用作战航天器在外层空间进行“天战”这种未来的崭新作战样式。 (3)更新武器装备观念。面对武器装备信息化和信息系统武器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度信息化甚至智能化的武器装备走上战争舞台,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运用已成为战略思维主体更为关注的重要问题。对于半机械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武器装备共存的军队,在继续发挥机械化、半机械化武器装备作用的同时,更要注意运用高技术武器装备特别是高技术战略武器达成战略目的,尤其应考虑如何发挥各军兵种精兵利器的作用、实施联合火力打击的问题。 (4)更新作战目标观念。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作战目标和打击重心已发生改变。军事战略思维对作战目标的选择必须首先投向敌方的指挥中枢、信息系统和信息能力,陕西配音公司而消灭有生力量则被置于次要地位。西方军事家注重“斩首”行动,提出把目标首先指向敌人的信息系统,是值得借鉴的。 (5)更新作战实力评估观念。客观评估敌我双方的作战实力,是正确的战略思维和决策的基础。在当前,机械化战争那种仅以军队数量规模评价作战实力的观念已不合时宜。准确衡量军队的作战实力,应将其信息能力和作战体系结构的整体性作为重要标准,将包括预警监视、情报侦察、目标截获和指挥自动化水平与能力在内的信息作战能力作为战力评估的首要标准。高技术局部战争是诸军兵种和整个武器装备体系间的对抗,只有实现作战系统结构的整体协调性,才能形成现实的战斗力,因此对战力应进行作战体系的综合性整体评估。 (6)更新集中兵力观念。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军事战略思维中的集中兵力的观念必须随之变化。信息技术导致一种武器装备或一个作战单位的作战能力的数倍甚至几十倍的增加。因此,集中兵力须由过去注重数量的集中转变为注重质量的集中,尤需强调火力的集中,既可通过必要的兵力集中达到火力集中的目的,也可在兵力分散配置的情况下达成火力集中的目的。 (7)更新作战保障观念。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高效能是以高消耗为代价的,为此,军事战略思维须比过去更重视作战保障问题,并适应作战勤务保障的变革改变传统的保障思路。保障手段要由传统的先行保障转变为同步保障和实时保障,保障体制要由过去的分散式、等级式和专业化的后勤转变为集中式、一体化和功能性的后勤。要运用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手段改进后勤指挥管理,把技术保障提高到战略地位予以关注,实行后勤保障管理体制的军民一体化。 (8)更新军队编成与运用观念。军事战略思维和决策只有适应当代军队编成的革命性变化,才能合理地用兵布势。要高度重视诸军兵种的合成运用,像指挥乐队那样全方位地运用、协调、发挥好各方面力量的优势,形成作战合力,达成战略目的。要善于运用信息化部队、特种作战部队,以收作战之奇效。同时也应看到,在从机械化战争到信息化战争的过渡期,地面作战在许多情况下仍是夺取战争最终胜利的重要手段,陆军军种并未失去应有的作用。 (9)更新人民战争观念。军事高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民战争施展能量的空间。依靠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制敌,仍然是我们应对未来战争的必然选择和军事战略思维的主旋律。不过,未来的人民战争将是具有新时代特征建立在高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发展基础之上的新型人民战争。如何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在战争准备和实施过程中不断提高战争动员的科技含量,最大限度和最有成效地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力量特别是高技术力量发挥出来;如何适应战场空间的扩大化和作战手段的多样化,大力拓展人民群众参与战争的范围和方式,把传统的人力、物力支援与技术、信息支援以及非军事的科学技术人员直接参加信息作战等形式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适应未来战争时间进程短的特点,实现国防潜力的快速动员和向战争能力的快速转换;如何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指挥手段,把军事力量与非军事力量有机统合起来,更好地实现正规部队使用与后备力量成建制使用的结合、军队遂行的正规战与人民群众进行的非正规战的配合等,都迫切需要新的人民战争观念和人民战争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