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29 点击:612次
随着医药行业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深化,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分级诊疗等政策促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仿制药及高值类耗材价格下行大势所趋。目前通过国家组织集中采购等机制,仿制药价格大幅下降,去年以来,仿制药价格平均降幅在50%左右。
10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正式发布《第一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下称《目录》),共33个品种入选,囊括了多种抗癌药、罕见病药物以及此前曾出现短缺的药品等。这些入选品种主要为国内专利到期和专利即将到期尚没有提出注册申请、临床供应短缺(竞争不充分)的药品。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一位负责人在此前一次行业会议上向记者指出,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在鼓励发展高质量仿制药,这可以降低整个社会的医疗费用支出,国家发布《目录》可以有效地指导企业研发生产,提高药品生产质量。
根据记者调查了解,国内多家医药龙头企业已经在“摒弃”一般仿制药项目,将高仿、创新纳入企业发展新方向。如恒瑞医药在2018年夏季就停止了一般仿制药项目,对此在10月9日某行业会议上,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表示要改变企业的生存现状,更有竞争优势,必须走创新之路。
10月10日,科伦药业、石药集团、正大天晴等多家药企负责人均向记者表示,在“4+7”带量采购后时代,很多企业都已经走在创新及高仿相结合的道路上。
“随着带量采购的全国扩围,未来普通仿制药进入微利时代,高技术壁垒的仿制药和创新药成为药企的研发方向。希望医保节省的资源,能够有一部分用于鼓励药企研发创新药和高技术含量、市场急需的仿制药。”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副总裁兼研究院副院长夏春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前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12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落实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工作方案》要求,2019年6月底前,发布第一批鼓励仿制的药品目录,引导企业研发、注册和生产。此外根据临床用药需求,2020年起,每年年底前发布鼓励仿制的药品目录。
相比今年6月公示的第一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34个品种建议清单,最终发布的目录仅少了一种抗艾滋病药利匹韦林。资料显示,利匹韦林由Tibotec研发,2011年5月获FDA批准上市。在全球市场中利匹韦林近年来持续保持20%左右的高增长,2018年销售近30亿美元。
在上述入选的33个品种中,囊括了抗癌药、罕见病药物等多个药物。其中,伊沙匹隆、氟维司群为乳腺癌治疗药物,阿巴卡韦为抗艾滋病毒药物,阿托伐醌为抗疟药物,尼替西农则用于治疗儿童罕见病、遗传性酪氨酸血症。另外,白血病患儿服用的巯嘌呤、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甲氨蝶呤片等廉价短缺药物也包含在内。
夏春光向记者透露,第一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中的产品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溶液剂、氟维司群注射液、福沙吡坦二甲葡胺注射用无菌粉末等产品正大天晴均在研发,有的已经申报生产。
实际上,为了鼓励仿制药发展,相关审批流程也开始加快。7月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信息显示,2018年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审评通过106个新药(按品种统计);受理仿制药上市申请982件,较2017年增长79%。
从今年6月的第一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建议清单发布至今,有多个仿制药获批上市。如在抗HIV药领域,有拉米夫定、伐昔洛韦、利巴韦林等多只国产抗HIV药获批上市。
上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仿制药在保证药物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药品的价格,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仿制药行业大而不强,药品质量差异较大,患者对高质量仿制药的需求很大。
夏春光向记者指出,国家卫健委等五部门印发第一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囊括了多种抗癌药、罕见病药物以及此前曾出现短缺的药品等,这将大幅提高相关患者用药可及性。另外,相比高价的原研药,仿制药也将大幅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对于制药企业来说,也让药企避免了盲目性研发,帮助企业选择正确的研发方向。
渤海证券在研报中提到,随着医药行业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深化,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分级诊疗等政策促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仿制药及高值类耗材价格下行大势所趋。目前通过国家组织集中采购等机制,仿制药价格大幅下降,去年以来,仿制药价格平均降幅在50%左右。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对仿制药明确提出要促进“临床必需、疗效确切、供应短缺”此类仿制药研发,而目前国内多家龙头企业已经按此方向进行布局。
“我们在仿制药布局方面,重点开发方向为技术壁垒高、临床需求大、临床未被满足的高端仿制药。目前正大天晴布局的重点领域包括肿瘤、肝病、呼吸、感染、心脑血管、内分泌六大产品集群。随着带量采购的全国扩围,未来普通仿制药进入微利时代,高技术壁垒的仿制药和创新药成为药企的研发方向。”夏春光介绍说。
据了解,包括正大天晴、科伦药业等多家药企都加快了由“仿创结合”向“创仿结合”的转型。如正大天晴2019年新立项的产品,70%都是创新药。如今,正大天晴已经形成了年均科研投入15亿元、研发团队1500人、在研项目250多项的创新格局,今明两年将有20多个新产品上市,预计几年后每年上市一个创新药也将得以实现。
石药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称,目前石药集团创新药产品项目约有300个,其中在研新靶点大分子生物药30个、小分子新药40个,原化药3类新药70余个;在仿制药研发方面,石药集团集中精力研发具有高技术含量的高端仿制药;而在去年夏天,恒瑞已经停掉一般仿制药的项目,只做创新药和有核心价值的高端仿制药。
不过,上述石药集团负责人指出,中国是仿制药使用大国,优质优价的仿制药在未来还会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目前在医保支付中,外资过期专利药占比比较大,国产高品质仿制药优势不明显。“希望国家适当调整对国产高品质仿制药的政策倾斜,鼓励中国本土药企加大对仿制药质量的提升,积极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让中国的高品质仿制药与外资过期专利药展开竞争,形成国家医保、广大患者与本土药企三赢的良好局面。”他说。
1、中投投资咨询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投投资咨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相关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国大健康产业由医疗性健康服务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部分构成,已形成了五个基本产业群体: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详细]
2015年底我国“十三五”规划正式出台,其中提出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国家大数据战略作为“十三五...[详细]
大数据的出现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技术与商业变革,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以及国家和企业间的竞争焦点,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生幸福等诸多...[详细]
2016年之后,在去产能、外需复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经济有一轮明显强劲的复苏。在2017年初,这一轮复苏达到了周期性顶部,名义GDP增速达到11.7%。...[详细]
娱乐产业作为21世纪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作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不断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在许多国家,娱乐产业俨然已成为...[详细]
近年来,在国家经济社会以及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乘势而上,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体育产业加规模不断扩大,体育消费明...[详细]
作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大健康产业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2016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达到5.61万亿元,到2020年国内大健康产业的产值规模有望占到GDP的...[详细]
“智慧城市”概念来自于IBM实验室。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详细]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粗放式的资源驱动难以为继,新材料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中最为重要的一极,是“基础的基础”,是其他六大战略新兴产业蓬...[详细]
随着医药行业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深化,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分级诊疗等政策促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仿制药及高值类耗材价格下行大势所趋。目前通过国家组...[详细]
完成“小目标”,助力“大梦想” 走过全国23个省、3个直辖市、1个特别行政区,全国各县区共举办讲座6000余场次,约200000人听讲...[详细]
2016年,理邦第四代母胎监护产品FTS-6问世的时候,谢锡城已经年满51岁了,这是他在理邦研发部门工作的第二十一个年头。这一年,理邦进入了上市的第五个年头。...[详细]
随着“4+7”、两票制等政策的全面推进,药企也在寻求新的出路。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多家药企加大与连锁药店合作,转变销售思路。近日,东北制药与四...[详细]
“4+7”带量采购全国扩面拟中选结果的公布,引发了外界对医药行业的广泛关注。合肥配音公司 整体上来看,尽管此次集采涉及的品种有限,却影响着未来投资机...[详细]
近年来,为帮助广大消费者升级健康品质生活,帮助人们找到更为理想的健康消费方式。阿里健康携手各大品牌在重要品类、重要时间节点,合肥配音公司共同打造出“健康大...[详细]
已有63年历史的海正药业(600267.SH)正在靠卖资产艰难“渡劫”。 前晚,海正药业公告称,此前挂牌转让的杭州一处办公楼以2.9亿元成交。 ...[详细]
9月24日,国家医保局主导的新一轮药品带量采购扩面正式开标结果显示,25个“4+7”试点药品扩围采购全部成功。此前“4+7”带量采购相关政...[详细]
近日,亚马逊为西雅图的员工推出了一项虚拟医疗诊所服务,名为Amazon Care。 这家公司公布了一个名为Amazon.care的网站地址,目前...[详细]
尽管并不能作为评价的唯一指标,但不可否认的是,研发费用的支出在很大程度上仍是衡量一家公司研发创新实力的重要因素。随着上市药企2019年半年报的陆续披露...[详细]
·2019-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外包(CRO/CMO/CDMO)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3年中国中医药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中下卷)
·2019-2023年中国生物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2019-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上下卷)
·2019-2023年中国中药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精华版)
·2019-2023年中国生物制药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上下卷)
·2019-2023年中国中药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上下卷)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10月11日消息,2019年10月10日,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贯标活动启动会在南京召...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河南省食品药品检验...
回首2019年前三季度,虽然市场呈现宽幅震荡走势,但整体来看,各大主流指数依然实现了双位数上涨,具有...
云砺信息(产品名:票易通)已于近期完成近1亿美元C轮融资,本轮投资由淡马锡领投、高瓴资本...
·致力开发新型DNA合成技术MolecularAssemblies获1220万美元A轮融资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重温嘱托看变化】辽宁:创新驱动 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
10月11日-13日,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在石家庄举办。作为全...
2019-2023年中国现代服务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2019-2023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四卷)
2019-2023年中国汽车后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2019-2023年中国智慧养老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更多
详细
·【中投读统计】GDP——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称之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