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31 点击:1070次
推荐于2017-11-22朋友是生命里一页最美丽的风景。所谓朋友必须相对于两个人而言,只有两个人心性相怡,彼此坦诚相待,才能互称朋友。朋友不受地位、年龄、性别、地域和民族的限制,但缺少了任何一方的真诚,便是自作多情的巴结,便是撂不开情面的敷衍,抑或是表面朋友、酒肉朋友,甚至并不能称之为朋友。
好的朋友必须是率真的。一个人做到“正派”并不难,但要做到“正直”就非常之难了。一个正直的朋友是真诚、坦荡、刚正不阿的,当他看到别人的缺点、错误就要说出来,抚顺配音公司尤其是敢于对自己亲近的人直接说出来,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抚顺配音公司而人生倘能得一如此出于真爱的“直友”,便为一大幸事。这样的“直友”在你怯懦的时候能给你勇气,这样的人格就像一面镜子能够影响你的人格。
好的朋友必须是宽厚的。宽厚的朋友一般诚恳,大度,当别人犯了错误或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尤其是伤了自己的名或利,他能既不顾名声又不顾实利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设身处地地体谅朋友,这样的人是罕见稀少的,但一个人若能做到如此便是真朋友了。真朋友懂得让步,真朋友不会得理不饶人,真朋友能让人内心妥帖安稳,精神能够得到净化和升华。因无宽厚之心而失去朋友的事例太多了,有许多名人在这方面还留下败笔……
好的朋友必须是益友。一个人不管相貌猥琐还是仪表方正,如果总是说官话、套话、应酬话,或者总是说逢迎拍马、虚伪附和的话,内心并无坦诚,抚顺配音公司这样的人不是朋友!而这些人颇具迷惑性,常常假以朋友的面孔出现,看似多情,实际上充满个人目的。故欧阳修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在人生的道路上无任何益处予对方,那就不能算是朋友,至少不能算是益友,一个益友就像一本厚厚的百科辞典,能传播给我们无尽的生活真谛。
好的朋友未必都是超功利的。朋交是一种带有农耕文明烙印的风气,是寻求生命保护与精神慰藉的一种方式,所谓“义结金兰”、“歃血为盟”等等,它的出现一开始就带有功利性。后经过传统文化的升华,认为唯“利”而结交者不能算朋,只有因“义”而结交者方可为友,真正的朋友必须是重义轻利的人,必须把朋友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西汉的刘向就曾告诫:“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乃知交心”。古人还告诫:欢乐时,朋友们会认识我们;患难时我们会认识朋友……这些话都不错。其实换一角度看,今天的社会互利互惠的朋友,在商场相互依赖结伴而行的挚友亦不在少数。过去,人们对“实用主义”朋友嗤之以鼻,今天“超功利”是美德,而“互利互惠”也应视为美谈!时代在变化,奢谈不食人间烟火的朋友、单纯给予的朋友,可能使人感到不真实、难以效仿……我们从道德范畴看,“毫不利己”固然高尚,但“利人利己的双赢”更应得到提倡,因为这样的朋友易得,这样的相处对朋友对社会都有利!因此,我们对“快餐朋友”、“名片朋友”等不必过多非议……
十年前,我的一位老友写了篇《交友漫谈》,将朋友分为“善交”、“真交”、“用交”三类。究其实朋友毋须分类,最多不过是感情的轻重之分。朋友与身份地位无必然的关系,与聪明愚笨学识水平也没有直接的联系。像王国维这样的国学大师,在处理与朋友罗振玉关系时竟陷入苦恼甚至绝境。按徐世平先生新近提出的观点,这恰是王国维自沉的主要原因。
好的朋友是一篇清新淡远的散文。他没有小说那疯狂跌宕的情节让你无法喘息,也没有诗歌那玄妙深奥的主题让你苦思费解。而散文,你不怕忘了情节,也不必去追问结局,你可以慢慢地读,在有闲的时候,在快乐或忧伤的时候。也可以随时放下,做你该做的事,再长的时间拾起来重读,也一样能感受其中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