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25 点击:920次
封开书法“国手”翰墨传承耀中华
书法,是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形式,既能承载传统文化的内涵,又能启迪人们的心灵,
提升人们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操。
近年来,封开县猛然崛起了一支书法新军,他们朝气蓬勃、勤奋好学,在书田墨海里,
孜孜探索,为生命著色,蔚然成风,创出了非凡的成绩。
缘定“国展”
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并冲刺“国展”,是封开近1000名书法人追求的目标。近年来,英语配音免费
封开涌现出的书法“国手”,荣登“国展”的越来越多。今年5月,中书协举办第11届“全国书
法篆刻展”,来自全国的作品4.3万件,其中广东2631件,最终703件作品入展,广东仅28人(件)
入选,单肇庆市就首次有3件入选,当中封开占了2件,作者就是“国手”叶清、陈兆锦。封开
书法,又一次耀威中华!
叶清,县文化馆副馆长。他任劳任怨、孜孜以求、沉潜翰墨,献身创作与教育事业,通
过组织中小学书法比赛等活动,开创封开书法新天地。2014年,作品入选第八届中国·万宁教
师组书法展、天下大同魏碑故里全国书法展、祭侄文稿全国书法展;2015年,又入选第11届全
国书法篆刻展。
陈兆锦,县公安局干部。他热爱书法,自修与授艺,样样出色。在公安系统,经常举办
书画文学艺术活动,开办封开书法培训中心,成为全市公安的标杆。2014年,作品入选“丝绸
之路”国展、首届“刘禹锡杯”国展;2015年,又入选第11届全国书法篆刻展。
之前,封开首个拿下“国手”称号并成功冲刺“国展”的书法家是教师黄大桥,其书法
作品曾多次荣获全国最高奖项。
书法现象
封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支持文艺工作,鼓励、扶持文艺家多出作品,奖励精品。
封开的“国手”们得以在良好的环境中发挥作用。他们在书香墨海中策马驰骋,遨游十
多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还致力于培养书法人才,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由于他们,发挥了活现的龙头作用,成全了一个小山区县的“书法现象”, 封开的书法
得以在群芳中争艳,得到了书法界的充分肯定和深度关注。
人物黄大桥:原是教师的他,刻苦磨砺,铁笔纵横,在中学开展第二课堂,致力传承书
法艺术,培养书画人才。同时,热心公益,经常送书法下乡。2010—2013年,其作品先后入选
第三届全国“康有为奖”书法展、第四届中国(秦皇岛)中小学生书法节展、第五届中国中小
学生书法节教师组优秀作品展、第三届全国隶书大展、第六届国际书画艺术节暨全国“魏晋风
度”新锐书法作品展、首届“三苏奖”全国书法展等等,成果之丰富无人能及。
“国手”们对书法传承的坚持,是众多不懈地继承传统文化的坚定身影之一。上世纪八
十年代,封开文化人、第一个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李尚拔,团结了一批本土老年书法人,开
启了封开翰墨传承优秀岭南文化,以文化人的善行。他们年年都在一个叫“封开兰亭”的场所
里举办“书法沙龙”,带动着书法事业蓬勃发展。老教师卢森荣,创作楹联之余不忘书法,出
了一本又一本的合体本。30多年来,封开年年都有书法展。他们还善于“走出去、请进来”,
组织 “两广两市六县书法展”,外请书法家来传经送宝。
封开的书法人,以骄人的姿态和成绩,缔结了封开的“书法现象”,封开的一批50后、60
后、80后,甚至00后,已经成为制造这个封开“书法现象”的主流。目前,县书法协会会员达
100余人、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近40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17人。他们精品迭出,不少作品走出
省界,冲刺国赛,享誉业内。近年来还走出了一批“书法娃娃”,有50多人在各种书法比赛中
获奖。
封开“书法现象”的光环,正照亮封开书法人的筑梦之路,英语配音免费一步一步走向更亮丽、更美
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