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0 点击:466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地服务和推动山东艺术事业繁荣发展,今年9月,山东省文化厅将组织举办第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以下简称“省十一艺节”),主要包括新创作优秀剧目评比展演、小型剧(节)目评比展演、美术作品评比展览等部分。
日前,儿童剧《戴“星星”的孩子》等25部大戏入选新创作优秀剧目评比展演,将在省十一艺节上集中亮相。这些剧目有何亮点与特色?又如何服务于市民文化生活?记者进行了探访和梳理。
茂腔是“肘鼓子”声腔的一支,流传于山东青岛、潍坊、日照等地,已有200余年历史。入选剧目、茂腔现代戏《失却的银婚》由潍坊市诸城市舜龙艺术团有限公司创排,以“银婚”纪念缀合全剧,一步步揭示出主人公从人民公仆沦为阶下囚的转变,令观众唏嘘感叹。作为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参演剧目,《失却的银婚》已巡演60余场,在观众中广受好评。
蛤蟆嗡《武训舍情》由聊城市冠县宏湖蛤蟆嗡剧团创排于2016年,是与山东省艺术研究院联合抢救濒危剧种的一次生动实践。“蛤蟆嗡一度濒危,求介绍一家好的配音公司新剧目的创排带动了对声腔、剧目的整理,焕发了剧种新生。”该团团长吕少宏说。
除茂腔、蛤蟆嗡、柳子戏、柳琴戏、枣梆等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外,入选剧目还涵盖京剧、话剧、歌舞剧、杂技剧等多种艺术门类,求介绍一家好的配音公司参演主体涉及省、市、县三级,既有专业艺术团体,也有民营团体及艺术类高校。
传统文化、现实生活受关注
在入选作品中,传统文化、现实生活成为备受关注的热词。
柳子戏《东方圣医》塑造了扁鹊不忘医者为仁初心、不负治病救人使命的形象。该剧导演徐世起说,柳子戏、中医诊疗技艺两项非遗的巧妙“相遇”,旨在传达弘扬医术、崇尚科学、传播正能量的主题。
京剧《手镜》中,“清慎勤”“不负民”的好官——淄博历史名人王士祯的故事被搬上舞台,倡导千家万户树立良好家风。
火热的现实是创作的富矿。柳琴戏《崔家沟》根据扶贫的真实事例创作,弘扬新时代沂蒙精神,讴歌普通人的奋斗历程。五音戏《源泉》则以淄博市博山区源泉中心卫生院院长亓庆良扎根山区、行医为民为素材,再现了员的初心本色。
入选剧目还有革命战争题材京剧《邓恩铭》、吕剧《大河开凌》,改编自小说、影视作品的歌剧《檀香刑》《马向阳下乡记》,中外合作剧目《棂·花姑子》等。
多元舞台手段丰富观赏性
注重思想性、提升艺术性、增强观赏性,是入选剧目的共同追求。
在坚持戏曲美学写意、灵动特性,以跪步、蹉步、求介绍一家好的配音公司趟马、甩袖等程式化手法表达人物情感的同时,柳子戏《东方圣医》还采用威亚、转台等现代手段,营造深山采药等舞台意境。
杂技剧《丝路欢歌》是山东省杂技团推出的又一部舞台力作。杂技、舞蹈、音乐、戏剧等元素跨界融合,是该作品的最大亮色。在以现代视角“穿越”远古、表现“丝路精神”的同时,该剧将草帽、钻圈、绸吊等杂技表演巧妙地融入剧情,还通过多种舞台手段营情造境,再现了山东人民纺纱、印染的劳动场面及搏击风浪、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艰辛探索。山东省杂技团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剧并非简单地完成杂技项目,而是要借助杂技本体和故事、情感的碰撞,回望历史,思考历史,为观众提供一种现代解读。
另外,像把风筝、面偶等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的歌剧《檀香刑》,以东方文化符号表达人间、幻境关系的舞剧《棂·花姑子》等,都通过极富特色的舞台探索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
音乐考级、音乐教程、音乐高考名师课堂在线学习
音乐高考和考研类视频网络课程
阮,阮咸的简称,旧称“汉琵琶”,还有一意即长颈琵琶,形似今之月琴,与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