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0 点击:507次
10月27日上午,2009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音乐会系列中最吸引眼球的《世界延时》——异地实时互动专场电子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综合楼二层演奏大厅举行。
中国、加拿大三地(北京、温哥华、卡尔加里)的音乐家参与了此次基于网络的互动表演。我院网络中心为此次异地互动演出的成功举办提供了网络支持环境并实现了全球网络直播。此次音乐会利用下一代互联网IPV6网络传输协议的优势,借助特定的音频处理系统,实现了音频信号的无压缩、无延时传输和高清视频信号的传送。
本次异地互动音乐会的成功举办是音乐艺术与网络技术结合的一个创举,也为真正将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用于更广泛、更高质量的音乐教学和学术交流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而音乐盛事通过INTERNET和下一代互联网同时进行全球网络直播也尚属首次。此次活动成功举办表明,借助下一代互联网的高性能实现我院与国际、国内兄弟院校间的网上全方位实时学术交流已成为可能,今后异地大师班、异地合作表演将成为音乐学术交流不可或缺的方式。
作为“中国下一代互联网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技术升级和应用示范”项目的承担单位,中央音乐学院是CNGI项目全国首批百所入围试点高校之一。我院于2008年9月实现了校园网与CERNET2的高速接入(1G带宽),今年暑假期间又完成整个校园网络设备向IPV6的过渡升级,从而实现了向全体校园网用户提供下一代互联网服务功能的目标。
我院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工作得到了教育部科技司领导和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中心领导、专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益于我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示范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我院在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国际音乐交流与合作方面赢得了独特的技术优势,在IPV6技术试商用推广方面发挥了中国音乐教育首府应有的示范作用。
我院分管信息化建设的周海宏副院长出席了本场音乐会,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网络中心副主任李星、CERNET专家委员会专家马严教授、清华大学网络中心包丛笑副教授等一行七人光临异地互动音乐会现场观看演出,并于会后与周副院长、网络中心主任高颉等相关人员针对本次活动的技术问题、并对今后网络技术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的可能性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
实现网上高清音视频传输,并将其运用于音乐教学实际中是中央音乐学院CNGI节点二期工程的核心应用项目。本次两国三地音乐家异地实时互动、同时实现两代互联网上直播(INTERNET和下一代互联网)第一次把IPV6网络技术运用到音乐艺术院校的教学和学术实践活动中,也为今后学院利用IPV6网络平台举办国际大师班、异地远程教学、异地排练、异地研讨等学术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从音乐创作角度来说,互联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音乐创作者们带来更多的创意性。在本场音乐会曲目中,肯尼斯·费尔兹(Ken Fields)的作品V4V6中对于网络路径追踪信号的音频化及视频化展示就反映出对于电子音乐创作这一概念的扩展,即,电子音乐已不仅仅限于采用电子设备所创作的音乐,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也可能成为创作者的新素材。这也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为创作上处于先锋地位的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师生们提供的独享优势。本场音乐会异地互动的实现,是我院网络中心与现代电子音乐中心精诚合作的成果。
网络信息中心对本届国际电子音乐节的直播开始于10月25日晚的开幕式音乐会。目前,已进行了五场现场直播,观众遍及INTERNET和下一代互联网众多用户。观众可选择IPV4P2P、IPV4普通播放、IPV6高清播放三种形式之一收看网络直播。从网友的反馈来看,几场音乐会总体的直播效果很好,大多网友收看到的画面清晰,声音流畅。特别是异地实时互动这一场,通过不断切换的北京、温哥华、卡尔加里三地画面,网上观众与现场观众一样,对这种新颖的异地互动形式备感兴趣,配音的费亲身感受到了网络技术对艺术传播形式的冲击。
网络中心对本次国际电子音乐节活动的网上直播还将继续进行。网络中心还将在不远的将来在学院网站提供更多音乐学术交流活动的音视频网上点播服务,为学院师生及所有互联网用户奉献更多的具有中央音乐学院特色、高质量的网上音乐资源。
阮,阮咸的简称,旧称“汉琵琶”,还有一意即长颈琵琶,形似今之月琴,配音的费与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