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0 点击:600次
· 广州第七届金钟奖开幕式音乐会【视频】· 第七届金钟奖声乐(美声&民族)比赛【专题】·【专题】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钢琴比赛·【专题】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室内乐铜木管五重奏比赛
·广州第七届金钟奖开幕式音乐会【视频】
·第七届金钟奖声乐(美声&民族)比赛【专题】
广州日报讯 今日(25)上午,以“音乐与生活――兼论金钟奖与广州文化建设、文化名城建设”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公众论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陆志强,市文联主席李锦源,中国音协副主席,著名歌唱家吴雁泽,著名作曲家赵季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团长于海,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顾欣等出席论坛。
与金钟奖举办的其他公众论坛不同,今日组委会特别邀请了连续三届参与金钟奖志愿家庭接待服务工作并获得《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星级志愿服务家庭证书》的蒋黎光女士与艺术大师们同台论道。
“普通市民是金钟奖基础”
“金钟奖志愿家庭服务,给普通市民搭建了一座音乐与生活的桥梁”,论坛上,蒋黎光深有感触地说。自己不是音乐世家,但却是一个音乐爱好者。与其他普通市民一样,喜欢音乐,希望能够给下一代创造接触音乐的机会,提高他们对高雅艺术的鉴赏力。
当谈到连续三届的志愿家庭经历给她一家带来什么的时候,蒋黎光表示,“做志愿家庭,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众多艺术家,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接受了艺术的熏陶,而且可以亲眼看到一个艺术家培养成长的过程。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孩子也从选手身上学到了很多,下届还要继续报名当志愿家庭。接待许歌卉的周永强也表示,如果现在开始招募,自己肯定第一个报名。
中国音协副主席吴雁泽对蒋黎光一家坚持做志愿家庭,为金钟奖作出积极贡献表示了肯定,“以你们为代表的普通市民是金钟奖的基础,是音乐发展的土壤。”吴雁泽说,朱小丹书记在开幕式欢迎酒会上为蒋女士一家颁奖,这金钟奖历史上尚属首次。
“培养音乐家出发点不对”
“喜欢音乐不要带任何功利色彩!”论坛上,著名歌唱家顾欣谈及音乐普及问题的时候说,“我们很多家庭培养孩子的时候,就是想让他们成为音乐家,成为演奏家,这样的出发点是不对的”。
家里孩子从4岁就开始学琴的蒋黎光对顾欣的观点十分认同。蒋黎光表示,其实自己和很多市民一样,都是感觉在自己小的时候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去学习和接触高雅音乐。现在生活好了,条件好了,都希望从小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一定要让孩子成为音乐家,成为演奏家,只是觉得这应该是他们人生的一个必修课。而且,专题配音配音我们先后接待了三个参赛选手,我们亲眼看到了选手是如何每天6到8个小时不断练琴的场景,亲身体会到他们对艺术的追求与执着。这也实实在在的教育了我的子女,让他们明白了艺术这条道路是如何的艰辛,要成为艺术家要付出怎样的努力。”蒋黎光说。
12入住选手悉数加入亚运志愿者艺术团
又讯(记者 杨明 通讯员 吴楚斌、冯婧婧)今日,本届金钟奖12名入住支援家庭选手全部填写了亚运志愿者报名表格,并表示愿意加入亚运志愿者艺术团,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参与广州亚运志愿者的各项服务工作。专题配音配音
杀入半决赛的选手曹粹,在亚运志愿者艺术团报名表的留言中写到。“对广州亚运会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希望广州能够成功举办亚运会,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亚运志愿者的一份子,用自己的音乐特长为广州亚运助威,加油。”
“我是在广州志愿服务的直接受益者,志愿家庭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我。明年广州将举办第16届亚运会,能够参与亚运会做志愿者将是我回报广州市民的最好方式。”在复赛中表现优异,顺利“杀入”半决赛的许歌卉说。专题配音配音
入住蒋黎光家的选手葛新悦,是第二次来广州参加比赛了。虽然没有进入半决赛,但是他却被广州深深的吸引。葛新悦表示,广州人的热情好客,善良淳朴深深地感染了他。“参加亚运志愿者艺术团,是最好的回报。”
阮,阮咸的简称,旧称“汉琵琶”,还有一意即长颈琵琶,形似今之月琴,与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