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332997463 | 0755-33151996

20201675

武汉知名的配音配乐

时间:2019-12-20 点击:644次

摘要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记者张聪)他可能没有李云迪和郎朗知名,但自他指间流淌出的音符,同样让人沉醉。  昨晚,琴台音乐厅,27岁的“武汉造”钢琴家徐洪,用一曲贝多芬的《月光》征服了现场所有观众。而这位被《纽约时报》称作“比起郎朗和李云迪,有着更敏锐的音乐洞察力”的艺术家,对于成名,也有着自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记者张聪)他可能没有李云迪和郎朗知名,但自他指间流淌出的音符,同样让人沉醉。

  昨晚,琴台音乐厅,27岁的“武汉造”钢琴家徐洪,用一曲贝多芬的《月光》征服了现场所有观众。而这位被《纽约时报》称作“比起郎朗和李云迪,有着更敏锐的音乐洞察力”的艺术家,对于成名,也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

  第一次接触钢琴时,语音配音徐洪不足三岁,语音配音跟舅舅逛街时进了一个琴行,一看到琴就吵着要买。结果当然没买成,但父亲敏锐地感觉到徐洪对音乐的热情,就让他学了钢琴。

  跟李云迪、朗朗一样,为了他学琴,徐洪全家人从芜湖搬到武汉,父母放弃了稳定的工作,为了儿子,一切从头再来。

  不过徐洪坦陈,真正学起钢琴,自己反倒不喜欢了。直到进入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前,枯燥的练习让他对音乐兴趣不大,“弹得好跟天赋有关,我那时候其实是排斥的。但小孩儿就喜欢那种被人仰望的光环,喜欢周围人的追捧,掌声令人陶醉,于是就那么坚持了下来。”

  2001年,徐洪赴美深造,国外的教学方式和音乐理念,才第一次对他产生了心灵的冲击。“小时候的训练真的是童子功,全部都是指法、技术的练习,音乐的理念和精髓,孩子们根本不可能理解。”

  他笑着举例,“小时候练琴,有一个观念是手指力度非常重要,于是就在手腕上放一枚钱币,不管你怎么弹,都一定不能让它掉下来。”记忆中,一帮孩子傻乎乎地僵着手臂,拼命抬高手指。结果去了美国才懂,手指力度来自小臂,“不牵动整个手臂和手腕,怎么会有张力和节奏?”

  跟所有钢琴天才一样,从小到大,徐洪经历过无数钢琴比赛,语音配音在“香港中国作品钢琴比赛”中,李云迪是第一届冠军,而他折桂第二届。不过,虽然跟郎朗认识,跟李云迪打过乒乓球,虽然在国外知名度很高,但回到国内,徐洪马上“默默无闻”,甚至连那两位“巨星”,现在也是“我认识他们,他们不认识我”。

  同样20多年的努力,在国外都有着很高的评价,回国后的待遇和名望却不同,会让徐洪难过吗?“你说一夜成名?几年前我期待,我希望有很多地方请我去演奏,希望自己出现在广告画里,希望CD里播的都是我弹的曲子。而且那时候我也有很多演出,但到最后,我看到机场就想吐。”

  他说,他去年想明白了,“艺术家的道路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长跑,我希望自己的成名是一步一步来的。”而现在,他给自己定的目标不是成名,而是每天练琴6小时,“练着练着,如果能成名,更好。如果不能,我也没浪费光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