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0 点击:540次
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资料图片) 在为上海世博会精彩献演后,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于5月8日抵京,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献上一台风格独特的“不揉弦”音乐会。 唯一一支“不揉弦”现代交响乐团 历数当今乐坛,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是当今世界唯一一支“不揉弦”的现代交响乐团。在诺林顿爵士接掌该团之前,乐迷若想听到古典音乐诞生之初的本真面貌,古乐团似乎是唯一选择。但古乐团使用的古乐器在音色上却远不能与现代交响乐团的乐器相媲美。而在世界指挥大师诺林顿爵士长达12年的掌舵下,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却将古典的演奏方式与现代的交响乐团完美结合在了一起,嘉兴配音使作品原本的韵味与气质再度被挖掘了出来。颇为有趣的是,为了最大程度还原作品最“本真”的声音,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的落座方式也显得与众不同,完全按照古典的德式
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资料图片)
在为上海世博会精彩献演后,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于5月8日抵京,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献上一台风格独特的“不揉弦”音乐会。
唯一一支“不揉弦”现代交响乐团
历数当今乐坛,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是当今世界唯一一支“不揉弦”的现代交响乐团。在诺林顿爵士接掌该团之前,乐迷若想听到古典音乐诞生之初的本真面貌,古乐团似乎是唯一选择。但古乐团使用的古乐器在音色上却远不能与现代交响乐团的乐器相媲美。而在世界指挥大师诺林顿爵士长达12年的掌舵下,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却将古典的演奏方式与现代的交响乐团完美结合在了一起,使作品原本的韵味与气质再度被挖掘了出来。颇为有趣的是,为了最大程度还原作品最“本真”的声音,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的落座方式也显得与众不同,完全按照古典的德式排序就坐。据悉,乐团之前在上海演出海顿的《第一交响曲》时就完全还原了古典主义时期的演奏方式,不仅编制缩减到只有十多人,连小提琴、大提琴都站着演奏。
著名乐评人李言欢在看完上海站的演出后评价:“诺灵顿不是为复古而复古,而是将一种理念融入了乐团,从而使作品有了另一种可能性。而且通过这种演奏方式表现出的音乐自然流畅、古朴均衡,经得起推敲。”据悉,斯图加特广播在上海的演出反响极其热烈,乐团足足加演了两首乐曲,观众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大师“背谱”延续“零差错”传奇
作为当今乐坛最杰出的指挥大师之一,诺林顿爵士对现代交响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更是各大乐团争相邀请的“教父级”指挥家。但80岁的高龄也使他巡演的机会越来越少。此次能在大剧院现场聆听他指挥的顶尖乐团,可谓弥足珍贵。而由于近年来已经基本看不清乐谱,昨晚的音乐会上,诺林顿再次彻底“脱谱”,完全靠记忆指挥。不用指挥棒的他看似随意,却将音乐拿捏得恰到好处。乐团的演奏也一如既往的精准到无懈可击的地步。无论百余年来备受推崇的分句模式,还是重要音长这些古典音乐诠释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他都以学者一般的严谨,再次成就了乐团一贯引以为傲的“零差错”的传奇,赢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与喝彩。
《变形记3》:光怪陆离的旋律狂欢,嘉兴配音带来过山车般的音乐体验
音乐会上,德国当代著名作曲家沃尔夫冈•里姆新创作的《变形记3》是首次在北京亮相。作品中不同声部的独奏充分展示了小提琴、小号、法国号和单簧管等每一位乐手非同凡响的实力。简短的9分钟仿佛一场光怪陆离的旋律的狂欢,长笛和英国管美妙的独奏乐段尽情展现室内乐的韵味,而乐团万马奔腾般的急奏则为观众带来强烈的震撼。全曲如“过山车”一般,突然爆发的“轰鸣”与突然进入的缓缓低吟、富于变化的音乐节奏、持续出现的断奏音符,给观众带来了极为刺激和新鲜的体验。
《变形记3》之后,音乐会疾风逆转,小提琴家丹尼尔•霍普带来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以及下半场德沃夏克第七交响曲两部浪漫主义时期的伟大作品将现场观众带回到19世纪的欧洲。没有弦乐揉弦的渲染,乐团以纯净、清澈的音色,展现出一种别样的韵味,令人回味无穷、意犹未尽。
阮,阮咸的简称,旧称“汉琵琶”,还有一意即长颈琵琶,形似今之月琴,与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