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332997463 | 0755-33151996

20201675

语言的发展史

时间:2019-10-25 点击:3273次

    语言是人类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没有语言就没有今天这样智力高度发展的人类,当然也就没有今天这样的人类社会。
    人类语言从一开始就是有声语言。语言材料是声音和意义结合的统一休。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形式。用声音做语言的物质形式有极大的优越性:最简便,容量最大,效果也最好。
    最简便。声音是每个人都能发出来的,人走到哪儿,它跟到哪儿,没有任何负担。
    容量最大。几十个音位,通过排列组合就可以把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描绘出来。
    效果最好。既可以大声呼喊,又可以慢声细语,古今中外,喜怒哀乐,无论是复杂的科学道理,还是细腻的动人感情,都可以通过有声语言表达出来。
      人类,只有人类.能用语言谈古论今,阐发精深的理论,驰骋丰富的想象;思想走到哪里,语言也跟到哪里。语言的这个特点大大有利于信息的传递。正如斯大林所说的:“有声语言在人类历史上是帮助人们脱出动物界、结成社会、发展自己的思维、组织社会生产、同自然力量作胜利的斗争  并取得我们今天的进步的力量之一。”(《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见(斯大林选集)下卷第532页)。
      但是,有声语言也有它受局限的一面;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你说我听,离远了就听不见,说话一瞬即逝,过去了留不下痕迹。远古时候,传递信息只靠口耳,所及的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人们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经过长期摸索发明了文字,使语言除了说与听之外又有了读和看的形式。我国清代学者陈澄清楚地阐明了说话与文字之间的关系:“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东塾读书记》卷十一)文字是语言的“意与声之迹”,是在有声语言基础上产生的,是语言的书写符号。“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迹”((<书·序>书义》),说明了意、声、书(文字)之间的关系。
      文宇的发明突破了有声语言在时间及空间上受到的限制,使一发即逝的有声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远隔他乡也可以通过文字交流思想。从此,人类的知识可以大量、系统地留传下来,使后人能在前人积累的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前进。这就大大加速了信息量的积累,使人类“从铁  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页)。
    有了文字就有了书面语。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是口语的加工形式。两者基本一致,又有所区别。口语是说给人听的,随想随说,没有很多的思索余地。为了思索,有日勃口“唔一”“呢”之类的无意义的声音。用词范围也比较窄。句子比较短而简单,难免“重复”“脱节”之类的语病。但是口语有它独特的优越性:除了联词成句以表达思想感情以外,还可以利用各种特殊的语气,利用声音的抑扬顿挫以表情达意,有身势、眼神等伴随动作起辅助作用,还有说话当时的情景作背景。这些都可以提高口语的表达效率,是书面语所不可能具有的有利条件。书面语是写给人看的,写的时候可以从容推敲,仔细琢磨,反复修改。为了提高表达效率,它扩大了用词范围,很多在口语中早就不用了的词语在书面语中却通行无阻。书面语使用比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尽量排除无意义的废话,讲究篇章结构,连贯照应等,使语言精炼严谨,富于表现力。尤其是经过加工的文学语言,更加色彩斑斓。但无论书面语的表现力怎样强,也总还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需要看的人去想象、思索。另外,书面语的传播明显地受到人们文化水平等的制约。口语和书面语的这些特点,给把书面语转换为口语形式的有声语言再创造活动留下了广阔天地。
      无线电传送的发明与运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有声语言的功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时代不同了,过去非得由书面语言来完成的交际任务,现在能用口语来代替,口头信息能够在顷刻之间传递到千万里之遥,同时为亿万人听到;也能录成音带,和书籍一样大量复制、长期保存。现在,有声语言克服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也能够“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了。这样,使口语那种可以直接传达思想、感人至深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的余地。电声传送的一大特点是速度快,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飞速发展,信息量的猛增,口语这个思想与感情的信息载荷体,已经进人过去由书面语言独占的交际领域,日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广播、电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了威力巨大的现代化舆论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