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则声发”—呼吸是发声的动力。气和声的这种关系,就如同电力和机器的关系一样,没有电力,机器就不能开动。说话和
配音都需要呼吸的支待,只是它们对呼吸的要求不完全相同
说话对声音的好坏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怎么去说都比较自由,所以说话时大多是有意识地说,而无意识地呼吸。配音就不同了,它在发声吐宇和表情达意方面的具体要求,往往使一个初学者在话筒前,即使不紧张,也可能因呼吸控制不好,变得气喘嘘嘘,力竭声嘶。如果长时间运用不正确的呼吸方法去配音,还会造成发声器官的多种疾患。所以应该特别重视呼吸控制的训练,运用符合配音规律和自身特点的方法进行不断的练习
配音对呼吸的要求是由配音发声的特点决定的。稳劲、特久、自如是最基本的内容。
1.劲。
汉语里有相当多的音节带有爆发的性质,加之配音员主观上要把字发得清晰有力,便很容易造成对声带的过份冲击、摩擦,以及语句“前重后轻”“蹦字儿”等问题.此外,配音中,尤其是播新闻性稿件时,一般要求吸气无声.
否则会给人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
为了减少声带的损耗并保持悦耳的相对稳定的音色,并且有利于新闻性稿件的表达,配音员必须具有稳劲的呼吸控制能力。
2、持久。
配音时为了语意表达得完整,常常需要一口气说出较多的字,这样就不能象生活中那样随意呼吸,它要求呼吸的控制必须有一定的持久力。此外,每篇稿件的长短和配音员每天的工作量都是难以估计的,一篇稿件之长可能达一、二万字,一天之内又可能要进行多个配音,为了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配音员必须具有持久的呼吸控制能力。
3、自如.
稿件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气势磅礴,有的轻盈细腻.为了能以准确的声音色彩反映丰富的感情变化,要求配音员必须具有自如地变换气息力度的能力。
对
专题片配音配音员来说,气息在体内的运动若不自如,还会导致外部表情动作的不自然,给观众带来不愉快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