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0 点击:687次
由上海国际乐器展组委会主办,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协办的“首届华乐国际论坛”,作为2010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的重点活动于10月13日上午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论坛主持人是著名指挥家、作曲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刘文金,到场嘉宾有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阎惠昌、台湾中华国乐学会前理事长陈裕刚、新加坡华乐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伟山、日本华乐团艺术总监龚林、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李光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王建民、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王甫建、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副团长张高翔、中央民族乐团琵琶首席吴玉霞、天津歌舞剧院歌舞团民乐团团长徐佩武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民族音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世界,中国民族音乐悠扬的乐声遍及亚洲乃至全球,为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中国民族音乐在全球范围的发展,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和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组委会共同发起的这次高规格的华乐国际论坛,就《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创作、编制和乐器改良》等话题进行了探讨,活动得到海内外业内人士广泛关注,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王国振厂长等与近200名观众聆听了专家演讲。 会议
由上海国际乐器展组委会主办,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协办的“首届华乐国际论坛”,作为2010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的重点活动于10月13日上午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论坛主持人是著名指挥家、作曲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刘文金,到场嘉宾有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阎惠昌、台湾中华国乐学会前理事长陈裕刚、新加坡华乐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伟山、日本华乐团艺术总监龚林、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李光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王建民、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王甫建、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副团长张高翔、中央民族乐团琵琶首席吴玉霞、天津歌舞剧院歌舞团民乐团团长徐佩武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民族音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世界,专业广告配音软件中国民族音乐悠扬的乐声遍及亚洲乃至全球,为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中国民族音乐在全球范围的发展,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和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组委会共同发起的这次高规格的华乐国际论坛,就《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创作、编制和乐器改良》等话题进行了探讨,活动得到海内外业内人士广泛关注,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王国振厂长等与近200名观众聆听了专家演讲。
会议开始,刘文金首先宣读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朴东生会长的贺函:“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承蒙2010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组委会盛情邀请,作为协办单位参与首届华乐国际论坛活动,并由我会副会长,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刘文金先生担任主持人,我们能够作为如此高规格的协办单位,并主持论坛活动深感荣幸。我认为这是海内外同道难得的一次探讨华乐未来发展的高水准论坛,是对海内外华乐界尤其是中国民乐艺术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的高层次学术探讨。我们深信一定会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我代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预祝首届华乐国际论坛圆满成功,并向全体与会专家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今后对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的工作、活动给予更多的支持与指导。”
历时三个小时的论坛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阎惠昌就《乐团卓越的表现必须配合卓越的乐器》、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李光华就《关于民族音乐发展的反思》,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刘文金就《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创作,编制与乐器改良》、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王甫建就《民族乐队的音色属性以及乐器的沿革》为题作主题发言。专业广告配音软件
阎惠昌在演讲上说“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就是不断发明革新和不断完善工具的历史,乐器改革与人类发明的各种工具一样,也在不断改革并达到完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1世纪,E(电子)时代中国民族音乐的全面提升必然有赖于性能优异,制作精良的乐器,2001年香港中乐团组建乐器改革组,专司乐器改革职能,小组的任务是收集和研究各地民族乐器制作工艺的概况,探讨E时代对传统民族乐器制作改良和面临迫切的课题,研究如何在乐队推行改革和新发明的乐器。”阎惠昌重点介绍了香港中乐团低音拉弦乐器的改革过程,并现场播放了香港中乐团使用改革后的低音拉弦乐器演奏的视频短片。
李光华说:“中国有着全世界最大的音乐教育体系,目前全国有388所各类音乐艺术院校和几十万音乐教师,民族音乐普及工作也处于建国以来的最好时期,但大部分音乐教师和学生对传统音乐并不熟悉,也不喜欢,民族音乐从来没有成为音乐教育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民乐的发展远没有与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相适应,也没有跟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这是我们希望探讨的问题。”
刘文金说:“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在自我发展中有十分顽强的继承性,也有兼容性,中国民族管弦乐来源于地方乐种的性能分解和选择,并参照西洋管弦乐队的乐组分解,近30年来形成中国民族管弦乐团的建制,但时间还很暂短,其艺术形式随着乐器改革的发展也在不断完善,目前声部系列化逐步形成,民族管弦乐结构规模日趋完备,现在内地与港澳台、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管弦乐团在构成上大同小异,得到了充分和快速的发展,各类民族管弦乐团(队)相对完备,中国民族管弦乐团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并没有摆脱长期存在的弱点和缺陷,目前中国民族管弦乐艺术形式仍然不是唯一的模式,仍然处于实验阶段。”
王甫建说:“全世界的乐队形式不外两类,一类是以西洋乐队为唯一标准的团队,一类是世界各国完全互不相同的民族乐队。华乐属于第二类乐队,有着不可替代的民族属性,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除西洋管弦乐队以外,世界上规模宏大,编制最齐全,音色独特的现代管弦乐团,但是从来没有进入世界与我国乐坛的主流音乐范畴,这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问题。”
在高峰论坛自由对话的第二阶段,台上就座的专家与台下观众展开对话,阎惠昌、吴玉霞、何伟山、王建民分别就低音拉弦乐器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应用、民族乐器改革中形似和神似的辩证关系、华乐在新加坡的发展情况、民族管弦乐创作等话题分别表达了个人观点并介绍了情况。
台下观众对嘉宾们的谈话反映强烈,发言踊跃,提出各类问题,与嘉宾展开对话,有的观众提出针对当前民族音乐中存在的问题要用科学方法指导民族音乐的发展,有的观众提出今后应当加大普及民族音乐的力度,要从孩子抓起,有的观众提出民族音乐创作今后如何适应大众口味,整个论坛自始至终气氛活跃,互动性强。
在刘文金宣布论坛胜利结束后表示,本次论坛是探讨中国民族管弦乐未来发展的首次尝试,许多未尽的话题,有待于下届论坛继续研讨。
会后,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组委会有关负责人也表示,首届华乐论坛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的全力支持下取得圆满成果,但这仅是一次试探性的工作,今后将继续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通力合作,致力于把华乐国际论坛打造成专门研究和探讨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国际性论坛,希望在每年的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上根据需要更换一个题目,并不断扩大嘉宾和参观参与范围,逐步确立华乐国际论坛在全球华乐界的品牌影响力。
阮,阮咸的简称,旧称“汉琵琶”,还有一意即长颈琵琶,形似今之月琴,与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