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27 点击:1115次
此处觅乡愁
——宣恩印象
【片头】主题:仙山贡水 浪漫宣恩
目标:创建国家 4A 级旅游县城
打造全国山区最美县城
【字幕 出打字声】乾隆元年(公元 1736 年)改土归流,
建县曰宣恩,意为施恩布德。
【配音】晴霁望珠山,苍苍林表曙。贡水有源头,脉络
自分析。清朝诗人、宣恩知县张金澜用笔为古宣恩代言。斯
人已逝,但青山依旧,绿水长流。
珠山脚下,贡水河畔,以县城为龙头,以乡集镇为重点,
以中心村(社区)为基础的全域新型城镇体系全面铺开。
【小标题一】山水园林城
宣恩县城四面环山,略呈盆地的地形并不利于污染物的
扩散,而城中蜿蜒的贡水河,恰可成为天然的通风廊道。如
何引风入城,让河流与城市共呼吸,成了城市建设者的首要
课题。
为守住一泓碧水,从 2012 年起,宣恩五年共投入资金 3
亿元,对城区主次干道的地下管网实行统筹规划、分步建设,
基本建成污水收集系统,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
理厂,经处理达标后排放,雨水分流至河边人行栈道下的排
水箱,澄清后排入贡水河下游,为其注入新鲜动力。
为让清水更“亲水”,宣恩县倾力打造“城市客厅”。
以贡水河为轴心,“环山、环水、环城”绿道渐次铺开,沿
山沿河栈道、漫步跑道亲水而建,六座植物公园四季有景,
“窄马路、密路网”四通八达,休闲长椅、健身器材、旅游
公厕等人性化设施分布其间。河上 8 座风格各异的桥梁,更
为老中青三代架设了不同的运动循环线路。
绿色、小学生英语配音环保已成为市民生活的新理念。去年 7 月,一股
橙色风暴席卷宣恩,小学生英语配音480 辆共享单车现身大街小巷。环城慢
行车道和完善的管理让共享单车顺利推行。
走进城市的背街小巷,“三拆四建”让一个个老旧小区
旧貌换新颜。通过拆违建、拆围墙、拆危房,空出更多的共
享空间,建生态停车场和休闲场所,打通城市道路微循环,
小区宜居性大幅提升。
【小标题二】民族风情苑
宣恩是以土家、苗、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中
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拥有 88 项非遗传承项目,其
中国家级 2 项,省级 11 项。如何将浓郁的民族文化根植于城
市建设,留住城市文脉,是让城市建设者思索的另一课题。
为培育城市的文化个性,宣恩励志于将文化元素充分展
现到城市的规划建设、建筑风格及功能区划的方方面面。侗
族风雨桥跨水而建,民族风情街古朴典雅,跑泉流韵,鼓楼
矗立,石刻传神,凉亭依偎,人文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让
宣恩俨然成为一座有别于千城一面的民族之城,为每一位游
客留下独具特色的“宣恩印象”。
作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宣恩用丰富的节庆活动为
城市注入新的活力。每月环贡水河健身长跑全民参与,非遗
文化展演座无虚席,水运会、元宵灯会声名鹊起,小学生英语配音捉鱼大赛、
七夕河灯节全球直播,“两会三赛四节”品牌擦亮,小城的
浪漫气息悄然弥漫开来。如今,到宣恩来过节已成为一种时
尚,为县城创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打造全国最美山区县
城积攒了充足的人脉资源。
【小标题三】心灵栖息地
行走在县城的大街小巷,每位来客无不惊叹这座城市的
干净整洁,是每位环卫工人的爱与责任,守住了城市的“脸
面”,而清晨的一份免费早餐便是对他们爱的回报。
在上湖塘社区居委会,一封特殊的群众来信让社区工作
人员感到暖意融融。信中这样写道:“大概九点四十,大姐
微信我:已经完成登记,已吩咐老人自行去社区医院报名体
检即可。当时时间,可能许多人已开始休息,然而田大姐还
在为我们社区居民服务......”
在宣恩,像这样的温情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全省最美警
察郑奉英 28 年坚守出入境窗口,贴心为市民服务。荆楚楷
模谭世六,二十年如一日赡养孤寡老人。无数美丽心灵的汇
集,让这座山水小城变得温润如玉。
景美,城靓,人欢笑。生态宜居的山水小城宣恩让人们
在品茗乡愁的过程中,汲取了更强大的精神力量。弘扬民族
文化、建设美丽家园。勤劳的宣恩人正以饱满的热情和赤诚
的心,将宣恩打造为一方净土,一个安放美丽心灵的人间天
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