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27 点击:1076次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2、 天惊石破: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象听到他的声音,象见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线、 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7、 顺风而呼:顺着风向呼喊,声音传得远,使人听得清。比喻凭借外力可有较好效果。
9、 下气怡声:下气:态度恭顺:怡声:声音和悦。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10、 响彻云际: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同“响彻云霄”。
12、 音容如在: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16、 绵言细语: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19、 响彻云表: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同“响彻云霄”。
24、 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26、 聚蚊成雷: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29、 瓦釜雷鸣:瓦釜:沙锅,比喻庸才。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30、 鼓乐喧天: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形容十分欢乐热闹。
33、 声色俱厉: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34、 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35、 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37、 鹤鸣九皋:九皋:深泽。鹤鸣于湖泽的深处,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比喻贤士身隐名着。
42、 惊天动地: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43、 天震地骇: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44、 剑头一吷: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同“剑首一吷”。
48、 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馀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馀音袅袅”。
50、 怪事咄咄: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同“咄咄怪事”。
51、 发蒙振聩: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53、 燕语莺声: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54、 鼓衰力尽: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55、 怡声下气:怡声:声音和悦;下气:态度恭顺。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56、 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线、 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59、 发聋振聩: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60、 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61、 击玉敲金:如金玉被撞击而发出的声音。形容言辞铿然有声,正确无误。
62、 唯唯诺诺:诺诺:答应的声音。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65、 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66、 无声无臭:臭:气味。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67、 金石丝竹: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69、 轻言轻语:形容说线、 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75、 珠圆玉润: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78、 剑首一吷: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同“剑头一吷”。
82、 雷霆万钧:霆:急雷;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83、 改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90、 咄嗟叱咤:咄嗟、叱咤:发怒时大声呵叱、吆喝。形容发怒时大声喊叫的声音。
94、 不断如带: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96、 警愦觉聋:发出很大的声音,使昏聩的人觉醒,经典配音耳聋的人感知。比喻用语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97、 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线、 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99、 万籁俱寂: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100、 喧宾夺主:喧:声音大。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103、 琴瑟不调: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①指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②比喻夫妻不和。
104、 敲金击石: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106、 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109、 解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110、 扼腕叹息:扼:握住,抓住。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
113、 潜移默化: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115、 音容宛在:音:声音;容:容颜;宛:仿佛。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116、 鼻息如雷: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118、 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120、 强聒不舍: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122、 轩然大波:轩然:波涛高高涌起的样子。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
123、 喏喏连声:喏喏:答应的声音。一声接一声地答应。形容十分恭顺的样子。
126、 心潮澎湃: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128、 寒蝉凄切: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129、 如雷贯耳:贯:贯穿,进入。响亮得象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经典配音
138、掷地有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139、作金石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
140、莺声燕语: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