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332997463 | 0755-33151996

20201675

宣传片配音

时间:2019-10-27 点击:1040次

摘要
  “业”就是一种行为。善的行为就是善业,恶的行为就是恶业。每一种行为,必然有一定的後果。因此行为是“因”,後果是“果”。有因就必然有果。所以有一种“业”就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导致产生必然的结果。佛家称这种力量为“业力”。  我们的身(外在行为)口(说话)意(念头思想)三业都会产生业力,其中以意念的

  “业”就是一种行为。善的行为就是善业,恶的行为就是恶业。每一种行为,必然有一定的後果。因此行为是“因”,後果是“果”。有因就必然有果。所以有一种“业”就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导致产生必然的结果。佛家称这种力量为“业力”。

  我们的身(外在行为)口(说话)意(念头思想)三业都会产生业力,其中以意念的业力为最大。《太上感应篇》里说“夫心起于善,自学配音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说明我们起心动念,都在鬼神鉴察之中,吉凶祸福便已确定。

  所以,佛教说意罚为最,对恶意念头的惩罚是最大的。那么所有宗教都看到这点,修行自然从心修起。

  佛家说:一切法由心想生。我们的一言一行,甚至每一个念头,或善或恶,都会在我们的神识(阿赖耶识)里种下种子,这叫“因(就是内部原因或主要条件)”。

  另外,佛法讲因缘,众生(一切现象)皆因缘和合而生。上面说的那个“因”要是遇到了合适的“缘”,就会生出“果实”,或善果,或恶果。

  很多事,做的时候觉得没事,实际上在我们无意中、不知不觉中就会把业力种子种到我们内心深处(弗洛伊德叫“潜意识”)。

  举例说明:比如我们经常浏览不良网站,看的时候没事啊,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梦遗了,在梦中我们是无法控制这个的。

  就像打暴力游戏,无意中、不知不觉中会增加人的仇恨心理,看恐怖片鬼片,更会增长人的阴暗心理。

  学佛,就是修心的。修心就要从每个念头抓起。佛法讲“息灭贪嗔痴,熄灭贪嗔痴”,就是这样。

  你现在的所作的一切,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做的一切都是业,现在的是,以前的是。以后的还是!那么任何业都有把你推向六道中任何一道的力量,所以称为业力! 具体的推向哪一道,就看哪个力量大,力量大的就会先实现,这就是所谓的报应! 所以说修善能改变命运,理论上来讲是完全行得通的,只要在实践中你的善业超过了你的恶业,你的命运今生就能改变!

  《宋书·蔡廓传论》:“ 蔡廓 虽业力弘正,而年位未高,一世名臣,风格皆出其下。”

  南朝 梁 沉约 《佛记序》:“分五道於人天,设重牢於厚地,各随业力,的焉不差。”

  1, 都说青年志气高,自学配音社会建设新力量;专心事业力奋斗,大多青年落单身;今天已是光棍节,青年节内快“脱光”;二人幸福节前庆,来年定是好彩头。

  2, 当每一地图跟随者同样处理业力,所有Anu与红族舞蹈的业力连同亚特兰蒂斯时代的业力就可被一并处理,从而诞生前方新的黄金时代。

  3, 因此我已发现,我必须将释放业力的更外在聚焦和超越的更内在聚焦平衡起来。

  5, 此外,那些无法完成世界服务协议者将会在业力补偿梦想中受阻于显示梦想。

  展开全部业力一词来自婆罗门教术语,后佛教引用。其作为直接推动生命延续的力量,业力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可配合缘起论与无始无明化世界。

  佛法所说的业力,根据行为属性,有善业、恶业、无记业之分;根据受报与否,有定业、不定业之分;根据受报范围,有共业、别业之分;根据受报差别,有引业、满业之分。其中,善业、恶业分别由不同行为构成,比较容易理解。[1]

  《正法念处经》卷七之偈曰:“非异人作恶,异人受苦报;自业自得果,众生皆如是。”

  欠了债就得偿还啊!..这样的宇宙比较合理吧?!..(杀人放火‘死后拍拍屁股’都不用偿还?一了百了?…这是甚么烂宇宙嘛?!~~不合理~可能性不高)…所以有六道轮回’(可以还业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