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332997463 | 0755-33151996

20201675

上海配音公司

时间:2019-10-27 点击:1168次

摘要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1、天震地骇: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5、饮泣吞声:眼泪只能往肚里流,不敢哭出声来。形容受压迫时,忍受痛苦,不敢公开表露。  11、下气怡声:下气:态度恭顺:怡声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1、天震地骇: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5、饮泣吞声:眼泪只能往肚里流,不敢哭出声来。形容受压迫时,忍受痛苦,不敢公开表露。

  11、下气怡声:下气:态度恭顺:怡声:声音和悦。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12、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象听到他的声音,象见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线、欢声雷动: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

  15、强聒不舍: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18、不断如带: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19、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24、有声无气:①形容人气息奄奄。②形容说线、鹤鸣九皋:九皋:深泽。鹤鸣于湖泽的深处,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比喻贤士身隐名着。

  32、声色俱厉: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34、雷霆万钧:霆:急雷;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37、顺风而呼:顺着风向呼喊,声音传得远,使人听得清。比喻凭借外力可有较好效果。

  40、绵言细语: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42、喏喏连声:喏喏:答应的声音。一声接一声地答应。形容十分恭顺的样子。

  43、响彻云表: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同“响彻云霄”。

  50、剑首一吷: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同“剑头一吷”。

  53、音容宛在:音:声音;容:容颜;宛:仿佛。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55、珠圆玉润: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56、鼻息如雷: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61、绘声绘影: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线、天惊石破: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63、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69、惊天动地: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71、敲金击石: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74、轩然大波:轩然:波涛高高涌起的样子。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

  81、心潮澎湃: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84、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87、琴瑟不调: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①指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②比喻夫妻不和。

  90、剑头一吷: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同“剑首一吷”。

  91、咄嗟叱咤:咄嗟、叱咤:发怒时大声呵叱、吆喝。形容发怒时大声喊叫的声音。

  95、响彻云际: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同“响彻云霄”。

  展开全部音质评价工作是直接与人的耳感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声音的最终目的是给人听的,在听音的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自己(主观)的听音感觉,习惯此使用一些特定词汇,来形象化地表达自己对所听声音的意见,这样就形成了音质评价的术语,为了更好地推进音质评价工作,首先就要罗列各方面经常使用的一些术语,并努力找出它们所包含的客观意义,然后经过互相交流和探讨,把各个地区、不同单位的习惯用语统一起来,把含义相同的加以归纳,逐渐地建立一些大家通用的、能共同理解的评价术语,以促进音质评价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现将我们常用的一些评价术语归纳如下,并试图阐述它们所包含的技术含义,供从事此项研究工作的同志参考。1、声音宽:频带宽,失真小,线性长,动态范围大,且分布比较均匀,中、低频段能量较突出,混响声比例合适,在听音上感到音域宽广,丰满舒适。2、声音窄(狭窄):高、低音两头欠缺,频带不宽,混响偏短,中频过分突出,如用多频率音调补偿器在800赫提升过多,便感到声音窄,高音缺少层次,低音丰满度差。窄是声音宽的反义。3、声音亮(嘹亮):在评价中有时又称作明朗度或明亮度。整个音域范围内低音、中音适度,高音能量充足,并有丰富的谐音和谐音上较慢的衰变过程,同时,混响声比例合适,失真小,瞬态响应好。亮度是提高清晰度、可懂度的先决条件。亮度好在听音会给人一种亲切、活跃感,听起来不费力,音色明亮突出。4、声音暗:这是缺少高频及中高频的一种反应,尤其在5000-6000赫以上有明显衰退,录音棚或听音室音响条件差,中、高频混响时间短,都会在听觉上感到声音暗哑无光彩。暗是亮的反义。5、声音厚:声音厚实、有力,低音丰满,高音不缺,有一定的亮度,低频及中低频能量较强,特别是200-500赫声音出得来,混音合伙四,低频混响不缺,失真小。录放音时音量表峰值调幅不一定很高,但响度却比较大。如果结合电影电视中画面的要求,将传声器适当处理得近一些,能给人一种很近景的声音厚实的感觉。厚有些单位称作“浓”。

  6、声音薄:音色单薄,缺乏力度,共鸣差,混响少,声能平均能级较小,缺少低频及中频,整个频响在300-500赫以下衰减过多,就会有薄的感觉。有些单位称作“单”,是厚的反义词。

  7、声音圆(圆润):频带较宽,音质纯真,失真极小,有一定的力度和亮度,低音不浑,中音不硬,高音不毛,瞬态响应好,混响声与直达声的比例、混响特性、时间都比较合适,在听觉上感到:丰满、明亮、清晰、传线、声音扁:圆、扁是音乐部门常用的一种评价术语,指频带狭窄,声音单薄,音质不纯,失真较大,或混响声不足,丰满度欠佳的意思。如多传声器、多声道录音包括录音棚声场之间的相位是十分重要的,相位不对,音色扁而窄,低音缺少,失真大,丰满度差。扁是圆的反义,有的单位称作“瘪”。

  9、声音软:有2种概念,一种是差的评价,指缺少中高音,主音不够突出,声音没有力度另一种是好的评价,如南方有些电声工作者称作“糯”或“软熟”,它是指失真小、阻尼好、低频段频响展宽,声音松弛,低频中低频出得来,混响声适量,在听觉上感到柔软舒适。

  10、声音硬:低音缺少,中高频偏多,且高频上谐音衰变过短过快,低频混响声短,有明显互调失真,瞬态响应不好,阻尼差,在电声系统或录放音过程中有少许过载现象或录制节目时调幅过高,都会产生硬的感觉。硬,在南方有些戏剧、音乐工作者又称作“梗”,是软的反义。

  11、声音有水分(或称油水):失真很小,频响宽而均匀,声音出得来,有一定的响度和亮度,混响声与直达声的比例合适,尤其是中高频混响声足量,在听觉上感到不干,圆润,有水分。

  12、声音干:主要是录音棚、听音室音响条件差,扩散不好,混响时间短,特别是 缺少中高频混响声所造成,听起来感到干涩,费力。为了改善音质,常在录音棚内加设一些不规则的弧形扩散板,增加反射声,或采用人工混响器。

  13、声音透(透明度):失真很小,瞬态响应好,频响宽而均匀,中高频及高频出得来,混响声合适,尤其是中高频混响足量,低音不糊,有一定的力度,声音清楚明亮,层次感好,音色透。

  14、声音糊:即含糊不清,音色糊成一片,指低音过多,低频混响时间过长,缺乏中高频,有互调失真,或者感觉声音好像蒙了一层纱幕,在听觉上感到明亮度、清晰度差,层次不清。

  15、声音实:结实,中低频声能平均能级较大,高频及中高频不缺,直达声比例较强,混响声适量,声音厚实、明亮、失真小,响度高。如电影新闻片里的解说,将传声器距离声源近一些,就会有主音突出,声音结实的感觉。

  16、声音空:混响太大,直达声比例过小,传声器方向没有对准声源,传声器距离声源太远,或在混响较大的场合用无方向性传声器接受声源,就会感到声音空、清晰度差、主音不突出,甚至会觉得声源的方位不清楚。

  17、声音荡:对这个术语也有2种概念,一是好的评价,中高音不缺,低音丰富而好听,低频段频响展宽,并有足够的能量,声音松弛有弹性,混响尤其是低频混响稍大,失真小,如有多频率音调补偿器在80-150赫提升4-6分贝听音乐就明显地感到低音丰满音色荡。二是差的评价,如果将低音过分夸张,使声音失去平衡,或声源本身缺乏低频,而由扬声器(箱)的低频谐振峰造成共振,或者阻尼,瞬态响应不好,都会产生一种附加的“低音”,在听觉上感到沉闷,缺少亮度与层次,这是一种失真,是非高保线、声音木:低音或中低音较多,声扩散差,混响偏短,显得声音不活跃,呆板,中高频及高频欠缺,木是声音荡的反义。

  19、声音柔(或称松):低频及中低频能量充足,声音厚实,松弛,不紧,响度合适,混响声稍大,失真小,瞬态响应好,中高频、高频适量,在主要频段内,频响比较均匀,并有一定的亮度,听起来不费力,音色丰满、柔和。

  20、声音尖:频响分布不均匀,缺低音、中高音,尤其是高音分量过多,失真较大,在听觉上感到刺耳。

  21、声音粗:低频声能密度较大,中高频相对较少,音色粗犷,力度较大,明朗度和混响感都较差。

  22、声音细:声能密度小,响度不够,声音纤细无力,缺低频、偏中高频及高频,混响声不足,如有些声源本身发音细,缺少共鸣。是声音粗的反义。

  23、声音弹:南方有时称作“煞”,声能密度较大,低音合适,中音足量,有一定的响度,失真小,动态大,频响宽,如多传声器近距离处理加人工混响只要配合适量就感到焦点实,声音送得出,而有耐性。

  24、声音缩:声能密度较小,声音送不出来,缺中频,混响声少,响度低,失真大。如有些音响条件差的剧场,混响偏短,扩散不好,演员大声说话,声音还是出不来,总觉得声源较远缩在里面,清晰度差,音色不丰满。

  25、声音清晰:频响宽而均匀,尤其是中高频出得来,音色明亮,混响合适,特别是利用50ms以内的近次反射声能增加响度和提高清晰度,失真小,瞬态响应好。混响长,声级小,噪声高,录音或听音场所的声学特性不佳,都会影响清晰度。

  26、声音浑浊:低频及中低频混响太大或能量过多,直达声比例小,主旋律不够突出,缺中高频,明亮度差,谐波失真或互调失真大,瞬态响应不好,都会给人一种声音浑浊,清晰度差,层次不清的感觉。

  27、声音发毛:高频及中高频过多,且失真较大,并有瞬时过载现象,阻尼差,方波有寄生震荡,在听觉上感到有高频附加音,声音毛糙不干净。

  28、声音发沙:通频带失真较大,有附加的高次谐波,且伴有瞬态失真现象,在电声器件、声频设备中有过载失真,例如像电子管放大器中的交连电容漏电,晶体管放大器中的静态电流过低,扬声器音圈有些散落或碰圈,演员嗓子不好,都可能产生沙哑的感觉。

  29、声音发炸:声能密度过大,高频及中高频过多,在录放声或扩声系统中过调幅失真严重,并有过载削顶的现象。

  30. 声音发破:声能密度太大,有严重的谐波和互调失真。从传感器能够承受声源的最大声级至调音台,录还线性保留到放大器、扬声器的功率余量,任何一级有过载削顶失真,都会产生破的感觉,严重的还会伴随着“扑扑”的杂声,录音磁带上剩磁感应磁平太高,光学录音声带严重过调幅也会产生破的音质。破,有些单位称作“劈”。

  31. 声音闷:缺高音和中高音。在3000-4000赫以上有严重衰减,高频混响不足,低频能量过多,特别在150赫左右。低频线性失真大,瞬态响应不好。产生闷的原因,有声源本身发闷,电声系统高频跌落,拾音布位不当,磁头隙缝偏移,磁粉堵塞磁头,或磁带与磁头贴合不好。有时录音棚音响条件差,或受空气湿度的影响,使高频吸收强,混响短,中高频扩散差,也会造成声音闷的感觉。

  32、声音哄:低中频某段夸张,有共振,频响不均匀,混响太长,例如混响使用不当,就会有一种哄哄的“浴室效应”,用多频率音调在200-3000赫提升过多也会产生哄的感觉,影响清晰度。

  33.声音瓮:鼻音重,犹如发音者感冒鼻塞(瓮鼻头),在100~250赫频段内有谐振,如自阿150赫提升过多就会感到鼻音显著上升,声音发瓮,严重影响清晰度。

  34.声音散:声音不结实,焦点虚,主旋律不突出,混响过大,中频欠缺,频响不均匀。录音棚空,传声器距离太远,整个乐队融合度差,感到声音凌乱分散。

  35.声音虚(或称飘):一般是传声器的指向性没有对准声源造成声音焦点不实,或距离声源太远,直达声不够,间接声过多,缺少中音,声能平均声级较小,响度低,清晰度差。在录放声系统中,由于速度不稳,磁带位置摆动而造成电平摇晃,在听觉上就有飘的感觉。

  36.声音抖、晃:声音在录制或重放过程中,经过机械传动产生频率偏移,造成连续规则的音量变化,听觉上感到声音发抖。广告宣传音频制作如很低频率的周期晃动,在听觉上感到声音摇晃不均匀,抖或晃均影响清晰度。

  37.声音有颤音(颤动回声):这主要是建筑声学中的音响缺陷。例如音源在两个平行面中发声,或者有弧形圆顶,都容易造成颤动回声,听起来感到有连续的重叠声,甚至声音有颤抖的现象,严重干扰声音的清晰度。

  38.声音跳:即不连贯,一般是音乐、对话或歌唱在音量上感到突变,例如音量不平衡,电网频率不稳,而使音调前后不统一,背景噪声不衔接,声音尾音切断,演员情绪不连贯,磁带与磁头接触不良等,都会在听觉上感到跳跃,不自然。特别像电影拍摄是一个一个镜头组成的,因此,更要注意声音的连贯统一。

  39.声音脆:频响不均匀,缺低频,中高频及高频偏多,失真较大,声音单薄,不厚实,在7000~8000赫提升过多,就有脆的感觉。

  40.齿音太多或齿音失真:齿音习惯上又称作S音,是声音在发振过程中高次谐波瞬态失真的一种反映。汉语发音的频谱能量在中高频段比英语、匈牙利语要高出将近10分贝,加上辅音的频谱较宽,肺部冲出的气流又容易使传声器膜片产生不规则运动,因此,在录音过程中,如果将传声器放得距离声源过近,又没有加防风罩,就很容易造成齿音过多或失真的弊病,在听觉上有毛刺感或产生“嘘嘘”的失线.铅皮声(或称金属声):中高频某段突出或有谐振峰,频响不均匀,失真大,欠阻尼,瞬态响应不好。例如质量不好的动圈传声器或高音扬声器,经常会感到音质硬,并伴有一种铅皮声,北方称为金属声。

  序号27-30,31-33,34-35,36-38,39-41是几组基本类同,含义相似,但在程度上又有区别的评价术语。

  42.融合:频响宽,失真小,信噪比好,动态范围大等条件下,歌队或乐队各个声部无论在音量、音调均匀上,混响器的选择,包括:特性、时间、比例上都比较适宜,整个音响交融在一起,显示出乐队的整体感很好,而不是在听觉上感到声音是离散的。

  43.干净:声部之间、广告宣传音频制作乐器之间、语言之间,噪声低,干扰少,无附加成分,整个声音失真小,传真度高,瞬态响应好,混响声适量,尤其是低频混响不过大,录音棚、听音室噪

  44. 群感:指歌、乐队或其中某些声部整齐和声音融合有厚度,层次好,气势大,整体感强,并有适宜的动态范围。例如传声器的布置合理,考虑到对表演者的覆盖面,并适当的利用延迟器及混响,有助于增强声音的群感。

  45. 立体感:声音不仅有层次,有方位,而且有空间感、距离感,对立体声来说,要反映出声源在空间的不用同位置,声象防卫清楚,宽度感好,录放声通路要频响宽,失真小,混音适合,动态范围较大。

  46. 环境感:这是拾音工艺中运用模拟性手法的一个常用名词。在电影和电视中更为强调,指声音要吻合画面中的环境、人物或乐器在画面中的比例、远近,有特写、近景、中景、远景、全景;有大厅、山谷、室内、野外等,声音要有环境感、深度感、距离感,这与直达声和混响声的比例、混响时间的长短,以及音量、音调、传声器的布置有关,要尽量达到听觉和视觉的一致性,使声音符合特定的环境气氛。

  47. 亲切感:这是一项要求较高的综合评价,他要求响度适合,清晰度高,自然度好,混响声适量,音域宽广,失真小,噪声水平低,使人感到是在音响条件好的音乐厅、剧场、录音棚,直接聆听乐队的演奏,当面同人说话那样,感到亲切自然。

  48. 丰满度:声音厚实,圆润,声功率较大,有一定的响度,中高频不缺,亮度较好,特别是低频及中低频能量充足,声音送得出,通路失真小,瞬态响应好,混响声足量。有时也称作“温暖度”。

  49. 平衡:一般讲平衡有二种含义:一是室内自然平衡,即歌、乐队各声部间的平衡及主伴间的平衡,由于它和特定的厅室环境,即建筑性密切不可分割,因此室内自然平衡就包含有艺术和技术二个方面的含义。另一个是拾音技术上的平衡, 如果室内自然平衡是好的,而录音成品造成不平衡,这就是工艺技术环节没有体现好。反之,室内自然平衡有欠缺,但拾音过程中处理得当,用技术手段弥补了自然平衡中的不足,使作品达到了平衡、谐和,这是我们拾音工艺技术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

  50. 杂音水平:这是高保真度音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杂音水平低,能提高了声或语言的清晰度,扩大声音的动态范围,杂音包括:背景噪声,录放音设备的本底噪音,唱片片基的爆裂声,乐器演奏和演员讲话时本身所产生的噪声,录音,听音场所的环境噪声以及有无回声或颤动回声干扰等。

  51. 层次好:频响宽而均匀,尤其高频段频响展宽,失真小,瞬态响应好,混响声适量,混响时间适宜,噪声水平低,动态范围大,作品的旋律线和织体,清晰平衡,声音又空间感,透明度好,立体感强。

  52. 声音失真:失真小,仿真度高,音色纯。声音与画面相吻合,有空间感,距离感,音响效果结合环境气氛,演员情绪、语气符合规定情景。

  53. 活跃度:是音质呆板、干涩、木的反义。录音棚、演出厅的音响条件好。声杨均匀,扩散度好,混响特别适中高频足够,并有一定的响度和亮度,便感到声音活跃,它有助于音乐的丰满和语言的清晰。

  54、窜音:指一个声道串入到另一个声道干扰了其他的声音,这多数是采用多传声器多声道或者立体声录音时,由于传声器或演员布位不当,录音棚声场隔离度差,声道之间的串音或薄片基磁带磁平录得较高造成复印效应而引起得。一般调音台得路间串音要大于-70分贝,录还音机声道之间的串音要大于-50分贝,录音棚各声部之间的隔离度要大于14分贝。

  55、直达声响度:直达声与混响声的比例,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利用其造成空间感,一定的直达声加上近次发射声产生的响度,可使声音突出有力。混响声太小,会造成声音干涩。

  56、混响声响度:是相对于直达声而言的响度,因为不同的声源根据其需要,可选择不同 的混响手段(包括混响时间、比例、特性),正确运用可提高声音的响度合清晰度,有助于声源的美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