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25 点击:4955次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原型反应堆建成以来,世界核电技术已经发展形成了以水堆为主流的三代商业堆型。中国核电起步于自主研发建成的秦山一期核电站,迄今已走过了近30个年头,随着AP1000、EPR及CAP1400等先进反应堆的批建,即将进入三代堆阶段。
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改进经济性、避免核扩散风险,2000年左右,美国能源部牵头发起第四代反应堆国际论坛,从提交的94个反应堆概念中,筛选出6种四代堆概念堆型。包括:超高温反应堆、超临界水堆、气冷快堆、铅冷快堆、钠冷快堆、熔盐堆。其中熔盐堆以其无水冷却、高温常压、适合钍铀循环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
熔盐堆包括固态和液态两种堆型。
固态熔盐堆以氟化熔盐为冷却剂,使用碳化硅密封的包敷燃料颗粒,结合现有多个堆型的成熟技术 ,达到了固有安全性。可建于地下、建于内陆及缺水地区、输出高温用于核能制氢等。
目前美国已发展了四种不同功率的固态熔盐堆概念设计。
液态熔盐堆将裂变材料直接溶解在高温熔盐中,同时作为燃料和冷却剂,可实现连续添料和在线化学后处理,利于钍资源高效利用和核燃料增殖。
液态熔盐堆起源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艾文.温伯格领导建造了第一个液态熔盐实验堆MSRE,成功满功率运行了两年半,验证了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上海应用物理所也曾经开展过冷态熔盐堆的实验研究。
为发展更安全更先进的未来四代堆核能系统,2011年,中国科学院启动并部署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未来先进核裂变能”,专项分南北两个基地,其中上海基地致力于发展“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
TMSR将研发固态和液态两种熔盐堆,从2兆瓦的实验堆开始,到示范堆和商业堆的建设,计划用二十年时间,逐步掌握熔盐制备和回路、钍铀包覆颗粒燃料、钍铀液态燃料的前道与后道、耐高温高腐蚀高辐照材料、非能动冷却安全系统、高温核热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形成固态和液态熔盐堆的研发制造能力,
TMSR项目的实施会有助于解决内陆及缺水地区建堆和核燃料长期供应这两个制约中国核电发展的核心问题,大力促进高温核热综合利用的发展,将会给裂变核能的发展及应用带来巨大的变革!
深圳声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深圳总部为基地,运营网络幅射至香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为全国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从配音、音效、到后期包装制作等全流程工作。
声博配音在中国地区的使命就是
帮助客户将品牌建立成为每个领域的标志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