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332997463 | 0755-33151996

20201675

济宁配音

时间:2019-08-19 点击:656次

摘要
  推荐于2018-06-20造业有三种,身口意三业,其中,清净意业,守持戒律最为重要,比如过去佛祖在世的时候有个比丘尼被强暴,儿童英语趣配音但是心中一直保持着正念不失,回来后佛祖也承认此比丘尼没有破“不邪淫戒”,戒律不是说在乎这个做法,关键在于内心有没有彻

  推荐于2018-06-20造业有三种,身口意三业,其中,清净意业,守持戒律最为重要,比如过去佛祖在世的时候有个比丘尼被强暴,儿童英语趣配音但是心中一直保持着正念不失,回来后佛祖也承认此比丘尼没有破“不邪淫戒”,戒律不是说在乎这个做法,关键在于内心有没有彻底远离对于诸法的贪着,十善业中,“不贪嗔痴”也是一种戒律,“获断恶之心,说为获戒度圆”,就算表面上装作圆满戒律的样子,内心狠毒,儿童英语趣配音这样的人来生未必有好报,因为人临终的时候正念非常重要,不是说你受持了多少戒律就一定解脱,受持而不守持,则没有获得戒律带来的利益,戒律的关键在于升起戒心,古人说“戒如见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

  比如有一匹马,突然不知道为什么到处乱跑,小乘的修行者,比如阿罗汉,他们的思路是把这个马杀掉,我说的也不是真的杀野马了,这个野马是比如见思惑的烦恼,阿罗汉已证得应供,是不会没事破不杀生的戒律的,而大乘的修行者则会管理好这个马,让他学会改恶向善,这就是大小乘的区别之一,也就是“普度众生”。

  背因果可以背两种因果,一种是众生共业,比如你去肯德基吃鸡腿,你和这些所有的众生都有一个杀鸡的共业——尽管你并不认识那只鸡是谁——一种是众生别业,比如你去肯德基劝老板改恶从善,肯德基老板良心发现从此不再杀生改行,因为这个事是你一个人完成的,所以是你个人有一个个人的因缘果报。

  要说造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背因果侧重说明业力的结果,即果报,而造业注重于过程,因缘果报,中间没有缘分汇聚,果报也是无法呈现的,比如五逆十恶者本该堕落地狱,但是他拼命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籍由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虽然造下了地狱恶业,但是往生的果报先成熟,下地狱的恶缘被断绝了,如果此人在极乐世界努力修行,甚至可以速证佛果,成佛者超越生死,就算去地狱也觉而不迷了,所以现在念佛法门太重要了,学佛者应该好好念佛,把念佛法门当成救命的稻草一般铭记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