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01 点击:638次
对于食物,我们时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同一种东西吃多了难免会“吃腻”,可崇明却有这样一家饮食店,很多食客竟然坚持连续“打卡”了十多年。这家店位于城内北门路,名叫新星饮食店。问起那些忠实粉丝这家店到底有啥特色,他们或许会告诉你——这家店的辣酱吃了“上头”、大肠肥而不腻、咸菜笋丝咸鲜恰到好处,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则是店里热情的老板娘。
短发、黑框眼镜、中性打扮,从打扮上我们似乎就能看出这位老板娘“女汉子”的性格和作风,现实也的确如此。老板娘名叫施红捷,今年50岁,绥化配音公司27岁那年拿出了所有积蓄开了这家店。“紧临城桥镇的一家大菜场,人流一定多”、“大家的生活条件都改善了想在外面吃东西的人肯定多”、“我定位工薪消费,所以顾客应该不愁没有”,开店前这些想法给了她自信的理由,可现实很快就来残酷“打脸”,想象中店里应该一直是客人爆满的景象,现实是连续几个月都是客源了了。“连房租都赚不回来,关门吧”、“关特子好的,绥化配音公司人也吃力来了”,父母亲戚的口径都十分一致。“我拿出了这么多积蓄投资,肯定要开下去”,或许真的留给她的退路不多,再难她也要坚持下去。谁曾想,她这一坚持竟然就是23年,谁又能想到多年前门可罗雀的这家店如今却门庭若市。
“这家店的面我从小吃到大的呀,在国外的时候真的非常想念这碗面,现在每次离开崇明的时候都要来这里吃上一碗,因为下次回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了。”食客小朱向我们讲述了这碗面在他心中的地位。在国外留学的时候,这碗面里承载着他对家乡的思念。老板娘施红捷也表示:“时间长了她和店里的很多食客都成了朋友,店里能有今天的生意多亏了大家的支持,食客们这么讲感情,我拿出来的食品也要讲良心。”
于是,每一种食材的选用、每一种调味品的用量、每一种浇头的口感,施红捷不求其他,只求用心。
“刚开店的时候,想着怎么把店做好;店红火了,想着怎么守住食客;把食客留住了,23年也就过去了”。或许只有施红捷自己知道创业、守店有多辛苦,早晨3、4点起来做浇头直到下午2、3点才闭市,回到家很多时候真的直不起腰来。“我不记得给孩子辅导过功课;我不记得有带她出去玩过;我不记得在她身上花过很多时间”。23年不长,但足以带火了一家店;23年很短,但家里的孩子却早已长大成人。这些天小店里的气氛格外活跃,因为施红捷当上外婆了,向老顾客们展示小外甥女的可爱照片成了这些天的常事。“看看,gi小囡特吾里窝头长了像伐?”这些天施红捷也格外忙碌,店里的生意做好,要赶紧回家照顾小外孙女,“窝头恩宁照顾着,耐要还了外孙女。”虽然有了外孙女,家里的事更忙了,但施红捷说,这爿(pán)小店,她还会继续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