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29 点击:840次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诺贝尔颁奖时刻,今年是哪几位科学家凭借惊人新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奖呢?你可关注了?
首先,诺贝尔奖的每个证书都是独一无二的,绝没有那种批量印制的大红封面。诺贝尔委员会每年都会请艺术家来商讨,为获奖者制作富个性的证书。早期的诺贝尔奖证书都设计得庄重典雅,画风简洁。
画面右上角是医学标志——古希腊医神阿斯克勒庇俄的蛇杖。生命之树左右两边是士兵和医生。二战期间,盟军开始使用青霉素,让很多受伤士兵免于伤口感染,也因此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如今的诺贝尔奖证书更富有艺术特色。当然,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的都是非常高精尖的科技,用画面来展现其精髓,真是很考验画家的想象力。
他因发明了高效的蓝光LED(发光二极管),怎么制作音频广告让明亮且节能的白色光源成为可能。怎么制作音频广告
诺贝尔奖证书里的文字格式是固定的:瑞典皇家科学院(或瑞典文学院等别的负责机构)于某年某日依照诺贝尔先生1895年的遗愿,将某奖颁给——显眼处写上获奖者的名字,然后是获奖的理由。
我们虽不懂瑞典文,但还是可以看出,获奖者的名字被用七彩突出地展现出来,而与之形成呼应的是左边蓝灰色的水彩画面——整条街道都被一旁橱窗里的LED灯照亮。怎么制作音频广告
希格斯提出,在宇宙诞生的最初,并没有希格斯粒子的存在,其他的各种基本粒子都如光子一般,以光速横冲直撞。宇宙诞生十几秒后,希格斯粒子诞生,形成了“希格斯场”。除了光子,其他的基本粒子与希格斯粒子发生碰撞后,就如同轻巧的棉花吸饱了水分一般,获得了质量,而速度就慢下来了。接下来的基本粒子“夸克”在强相互作用下,抱团组成了质子、中子等粒子,质子和中子又组成了原子核,原子核与电子在电磁力作用下又形成了原子,原子构成分子,由此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大千世界。
还是没明白?那就欣赏这幅美丽的画,想象那是深邃的蓝色宇宙,中间那颗仿佛有质量的粒子正坠进深空……
马丁?卡尔普拉斯因为“为复杂化学系统创造了多尺度模型”而获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画家大概是用不同大小的树叶表示“尺度”吧?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化学家诺尔斯、夏普莱斯和日本化学家野依良治,表彰他们在不对称催化合成研究方面的开创性工作。画家用这种看似对称,但又有细节差异的设计展现他们的成就。这三个证书放在一起,很有时尚装饰画的效果。
1957年杨振宁成为第一个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宇称不守恒”理论提出:互为镜像的粒子运动并不对称。所以画家用有各自运动轨迹的大小不等的粒子、交错的镜面来象征。
华裔物理学家、“光纤通讯之父”高锟的证书就像一幅风景画,那片静谧的海水是瑞典和芬兰之间的波地尼亚湾。不知是否和“海底光缆”有关?或者说,光纤给单调的世界也送去了信息?
埃里克?康奈尔因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的研究获得了2001年的物理学奖。证书画得色彩很鲜艳,但理论内容太专业了,我们可以对应这个相关模型感受一下。
美国总统吉米?卡特促成了美国和苏联的裁军,他的诺贝尔奖证书中就是一只安静的和平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