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30 点击:663次
为了保证飞机乘员吸入足够的氧气以及防止在高空飞行或应急离机过程中缺氧的个体防护装备。飞机供氧系统根据飞机的乘员人数、航程、升限和任务性质的不同而有多种形式,怎样学配音但基本上都由氧源、控制阀、减压阀、调节器、各种指示仪表、跳伞供氧器、断接器和氧气面罩等组成。
事故整个过程经历了34分钟,这惊心动魄的34分钟,被称为世界民航史上的“迫降奇迹”。但奇迹的发生并非偶然。
机长刘传健是一名有着25年飞行经验的飞行员,同时也是一名模拟机高级教员,对待飞行和教学,从不放松分毫。饰演机长的张涵予透露电影里有一个细节,是他用冷水洗澡:
他可以一口气憋4分钟,所以当在高原缺氧的情况下,在宝贵的4分钟里让飞机下降,这是要有非常专业的驾驶技术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事发2018年5月14日,3U8633航班如往常一样从重庆飞往拉萨。这条航线对于机长刘传健来说,已经往返飞行不下上百次,所以很多事情都是驾轻就熟,不需要什么特别注意。
然而即便如此,意外还是发生。飞机在飞行40分钟之后,在成都区域高空之中,驾驶舱右座前挡风玻璃骤然破裂,高压气流之下,整个驾驶室设备都失去控制,眼看飞机即将发生事故,凭借机组人员齐力配合之下,才终于转危为安。
危机关头,机长刘传健屏住呼吸,在抵抗气流吹袭和大量设备损坏的状态下,稳住了自己的心态,并依靠自己往返飞行上百次的经验,凭借自己的判断力,勉力维持飞行状态。与此同时,组织后方数位乘务人员安抚乘客心情,保持镇定,防止乘客心态失衡,影响前方机组人员工作。
稳中有序,寻寻渐进。刘传健与乘务人员的积极配合,终于将3U8633航班从死亡边缘拉回,于当日07:46分,安全迫降程度双流机场,全机组人员及乘客安然无恙。
根据国际民航法例,氧气面罩必须至少供应10分钟的氧气。一般情况下,不同客机的供养系统能提供10~20多分钟不等的氧气。
配置氧气面罩的目的,是因为飞机在高空区域,气压较低,因此可供呼吸的氧气较少。如遇紧急情况,导致机舱内快速减压,氧气面罩可以保护你不至于因缺氧而失去意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是人在快速失压状态下,失去意识前,能够坚持多少时间。氧气面罩供应时间10~20分钟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过少或过多的存储都不好:1、10分钟是足够的10分钟足够飞行员把飞机下降到一个你可以安全摘下氧气面罩的高度。通常,飞行员在紧急情况下,下降的目标是到10000英尺(约3000米)。在紧急下降时,飞机可能会以每分钟6000到7000英尺的速度下降,所以从巡航高度下降到目标高度,一般大约只需要3到4分钟,因此十分钟应该是绰绰有余。
民航客机上的应急出口可以确保飞机在紧急迫降时乘客和机组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飞机。应急出口一般在飞机机身的前、中、后段都有,有醒目的标志,怎样学配音而且每个应急出口处都有应急滑梯和应急绳索。
由于现代大型旅客机的机舱门离地有三、四米,为了在飞机迫降时使旅客迅速撤离,每个应急出口和机舱门都备有救生滑梯。救生滑梯由尼龙胶布胶接而成,平时折叠好后,放在门上专用箱内,上面写有“救生滑探”字样。当飞机迫降后要使用时,只要把滑梯的一端挂在客舱地板的专用钩上,再将舱门打开,应急滑梯便会自动充气鼓胀,变得十分有弹性。
当飞机迫降在水面时,应急滑梯也可作为救生艇使用。也叫救生筏,是当飞机迫降在水面时应急脱离飞机所使用的充气艇。平时救生艇不充气,并且折叠包装好以后储存在机舱顶部的天花板内,需要时可立即取出并充气使用。现代旅客机所携带的救生艇数量根据飞机的载客数而定,当飞机迫降在水面时,应急滑梯也可作为救生艇使用。
救生衣是飞机在水面迫降后,供单人使用的水上救生器材,可以确保紧急情况下旅客在水中的安全。救生衣放在每个旅客的座椅下,在救生衣上同时标有使用说明,而且乘务员也会给旅客作示范。
所有民航客机上都有各种灭火设备,例如干粉灭火器、水灭火器等等,以防止意外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及早发现消灭火灾隐患。
一半15分钟,出现险情,飞机尽快下降高度,在高度3000以下就可以呼吸机外氧了。满意请采纳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