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問題 讓香港的電視配音難進步
另一個崇尚原聲的原因,某程度與日本配音員聲優化,而香港配音業倒退有關。章魚表示「有時我地睇 D 好紅的配音員,可能只係把聲靚,而無乜講配音技巧,會甩嘴甩得好利害,只不過因為佢地名聲太大,好似四大天王求其唱一首歌你都會覺得好聽。」
然而,無何否認,日本的聲優好受到尊重,而且製作相對認真,無論時間、薪酬、劇本都同香港有一段距離。單單是配音的靈魂-劇本,原來大家都唔可以只係寫劇本當職業去糊口,只能靠配音員係工餘時間寫劇本,只能當外快。「試問咁低微的人工又點可以要求人搞盡腦汁寫精景的對白,寫一個好劇本呢?」
回望香港的配音業,譚小姐坦言「香港比較流水作業,大家收大排檔的價錢,做到普通餐廳的質素已經好有良心。」原本以前一套劇會有 13-15人配音,但因為預算問題變咗一個配音員要同時配幾個角色,隨時由 3歲演到 80歲,將人都用到盡。「依家除咗無線仲有得對片,其他所有錄音室都唔對片,一見到條片就講,唔會事先知道個劇情,唯有夾生食。好有經驗的配音員夾生食都有 60-70分已經好唔錯。」
廣東話配音需要存在,捍衛粵語淨土
雖然粵配愈來愈不受重視,不過譚小姐認為配音幾時都有需要,特別係俾年紀大的人,就算你有文化,識睇字,但都未必睇得切,而 Kimmy 更表示「特別係依家就更加要保護廣東話,因為我地都係講廣東話,有廣東話版本應該好合理。」事實上,唔鍾意配音版無問題,就好似你鍾意食 Pizza ,我鍾意食魚生,兩件事無乜抵觸。章魚亦相信「香港無論點都會有粵語,就算萬一普通話成官方語言,但廣東話點都會存在,始終 60-90後未死,都係會接受,只係擔心普教,令香港分化。」
縱使配音員係香港唔太受尊重,除了大電視台,大部份都係自由身,工作上無保障,人工追唔到通脹之餘不升反跌。不過他們 3位都一直不為金錢,浪費心力時間,以各自的方式,捍衛着粵配這一片粵語的淨土。